一 圣经文学中的罪、恶、罪恶
二 西方文学对罪的表现
(一)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
原罪文学开山作。
奥古斯丁不仅是基督宗教原罪教义神学上的奠基人、完成人,而且是以文学形式表现原罪观念的第一部文学经典《忏悔录》的作者。前所未有的散文文体、激情澎湃的语言、融热诚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于一体的风格成就了其在西方文学中的地方,后世文豪卢梭、托尔斯泰皆有同名作品传世,奥为其师。
依奥氏,人不能靠一己之力、一己之自由意志战胜自身的罪恶,最终起作用的,应是上帝的恩典。使之从罪的泥潭中爬出来的恩典似可表现在两方面:母亲莫尼卡的教育、影响。莫尼卡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后被封圣为“圣·莫尼卡”,奥氏在母亲去世前不久受洗。另一件事:“花园奇迹”(386年)。
(二)但丁《神曲》
但丁(1265—1321)《神曲》(1307—1321)被19世纪俄国大批评家别林斯基誉为“中世纪的史诗”;1945年诺贝尔奖得主艾略特:“但丁,但丁,还是但丁,没有人比但丁对我的影响更大”。
地狱、炼狱、天堂。
地狱共分九层,如漏斗形,越向下越小。有些层又分若干圈。罪人的灵魂依照生前罪孽的轻重,分别被放在不同的圈层中受苦刑惩罚,罪行愈大者愈居于下层。但丁按照基督教的观点,把生前贪色、贪吃、易怒和邪教徒的亡灵放在地狱中受苦,但他更把那些社会上各种作恶的人放在地狱的下层。如第八层里受罪的是淫媒和诱奸者、阿谀者、贪官污吏、买卖圣职者、占卜者、高利货者、伪君子、盗贼、诱人作恶者、挑拨离间者、诬告害人者、伪造者以及罗马教皇。在第九层受罪的则是叛国卖主的人,被冻在冰湖里。
(三)弥尔顿《失乐园》
约翰·弥尔顿1608—1674)《失乐园》1667年初版时为10卷,1674年版为12卷,一万多行。该书不同寻常处在于:一是既写了人的堕落,也写了天使的堕落,且将两者相互比照;二是对撒旦的描绘不乏誉美之辞,开以文学笔触探究罪及恶之复杂性的先河;三是对这两种随落的描绘都同人的自由意志连在一起。
1 天使的堕落与意志自由
《失乐园》中撒旦原为天使长,统领天军,地位仅次于上帝。他反叛上帝乃因一,上帝专断地将一切权力交到圣子手里,他认为这不公;其次,他认为这有损他的西尊严。整个描写让人感到,撒旦的反叛是受崇高的信念引导,这与“官逼民反”的中国式造反殊异。撒旦反叛的精神性质素还可从其豪迈、伟岸的意志中才见出。这就是说,他的反叛不是为了权利,不是功利性的,而纯粹是精神性、人格性的。
显然,除了“反叛上帝仍罪、堕落”这种正统的教条以外,撒旦的反叛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一个敢于向强者(专制、不公)挑战的英雄,并无堕落之感。让人感觉到其之堕落的,是他从直接反对上帝转移到反对上帝的子民亚当夏娃。这使其开始显得怯懦、卑下、无赖、丑陋,因他不敢直接反对强者,却转而去伤害无辜、弱小、善良、从未加害他且永不可能加害他的人类。由此,他变成一个丑陋的蟾蜍、令人厌恶的蛇,最后在火海中“满嘴嚼着苦灰”,前后判若两人。
2 人的堕落与意志自由
得知夏娃吃了禁果,亚当心里做出和她“同死”的决定后,“死心塌地,用平静的语言”对夏娃说:“我和你,注定同命运的;和你一同受罚,和你相伴而死,虽死犹生”。他们真心忏悔后,上帝派天使去“把未来的事,展示给亚当”,亚当知道人类终将被救后,说
啊,无限的善,莫大的善!
这一切由恶而生,恶变为善;
比创造过程中光出于暗更为奇异,
我满怀疑惑,究竟该为
自己有意无意所犯的罪
而痛悔,还是该为更多的善
因此而涌现感到高兴……
更多的光荣属于上帝,
上帝更多的善意归于人,
他的恩惠无边……
(四)歌德《浮士德》
歌德(1749—1832)《浮士德》是部诗剧,分为两部。1773年开始构思,1806年完成第一部。1831年7月完成第二部,凡12111行,西方文学中罕见的诗剧巨著。
《浮士德》有三大线索,三大线索表现为三大纠结—冲突,每种都围绕着同魔鬼的关系展开。
1、上帝与魔鬼
在情节上,上帝与魔鬼(Mephistophetes)的纠结冲突所占篇幅最小,只一首一尾。首:魔鬼与上帝打财赌,说其可将主人公浮士德引上魔路。上帝未加禁阻。他相信“人在奋斗时,难免迷误”,但“善人虽受模糊的冲动驱使,总会意识到正确道路”。尾:浮士德死后,魔鬼要夺走其灵魂,天使用玫瑰花的爱火将之打败,将浮士德灵魂救上天堂。他生前恋人、妻子格蕾辛此时已成赎罪天使,同圣母一道迎其灵魂上天。
2、浮士德与魔鬼
魔鬼同浮士德订约、打赌:前者今生做他的奴仆,后者来生做他奴仆;魔鬼满足他一切愿望,只要有一天他满足了,“如果我对某一瞬间说:停一停吧,你真美丽!那时就给我套上枷锁,那时我也情愿毁灭!”
3、浮士德自己与自己心中的魔鬼
“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
一个想要同别的一个分离!
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
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
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风尘,
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主题:
(五)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玛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卡拉玛佐夫兄弟》构思于50年年代,发表于1879—1880
主题:在现代,谁是“敌基督”?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答集中在小说末尾“宗教大法官的传说”。在这个“传说”中,宗教大法官指责耶稣基督“傲慢”、“残忍”。“傲慢”是说基督在沙漠受魔鬼试探时拒绝魔鬼关于物质财富(石头变面包)、知识—能力奇迹(从圣殿顶跳下)、权力(“万国荣华”)的诱惑,为信仰的纯粹性、精神性,“为了自由和天上的食粮”而拒绝了“人间食粮”。“残忍”是说,这样一来,人们便失去了“幸福、温饱和安宁”,“为解决个人和自由问题操碎心,吃够苦”。人软弱无力,希望基督“走下十字架”,能够放弃人间幸福为了自由而追随基督的微乎其微,“就算为了天上的食粮,有数千人、数万人追随你,那么剩下的千百万无力为了天上的食粮而放异世间食粮的生灵又该怎么办?”;“为了这人间的食粮,人间精神反抗你,和你交战并战胜你,所有人都追随它……在你的圣殿之上,建起新的建筑,建起新的高耸的巴别塔”。
俄国大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分析表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敌基督”即为了世间的幸福而服从于世界的必然法则、放弃自由的人。
三 基督教罪观与中国文学
这里只能说到两个人:张资平、北村。
(一)张资平
张资平生于1883,1906年进美国浸信会办的广溢中西学堂读书。1917年父亲去世,信教且“领了坚信礼”。
1920年处女作《约檀河之水》、《双曲线与渐进线》、《圣诞节前夜》。
(二)北村
1965年生于福建长汀。
“1992年3月10日晚上8时,我蒙神的带领,进入了厦门一个破旧的小阁楼,在那个地方,我见到了一些人,一些活在上界的人。神拣选了我。我在听了不到二十分钟福音后就归入了主耶稣基督。”
1《施洗的河》
主人公刘浪:一个天性自卑而又自大、冷漠麻木而又发疯般占有、无心无耻的行尸走肉而又“良知”不泯的恶徒的天路历程。
主题:基督对人的道德式“拯救”。
2《愤怒》
主人公李百义父亲哮喘病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向书记出卖肉体养活儿女,李百义同妹妹进城打工,包身工般受尽压榨、欺凌。妹妹被抓进收容站后被卖为妓,刚获救却被汽车撞死。李百义与父上访,遭致非人折磨,父亲被打死。李百义奋起捍卫正义,杀死了凶手警察,远走他乡致富,成了慈善家。10年后案发,他放弃获救机会,自愿被捕入狱。在这之前5年,他已反复自省,问自己有没有“义”来杀人。受审时没有为自己辩护,而讲了人生经历中一段故事,结论说“这地上没有一个好人”,坦然受死。
主题:人皆有罪,不可自义;信主耶稣,罪赦自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