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所推動的改革開放道路,經過經濟體制改革及市場經濟的落實,廿餘年來,已經大幅度地改變了社會主義體制,使中國社會經歷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在這種情勢下,中國與西方世界距離縮短,基督教不再被視為「帝國主義」的工具後,在中國將呈現怎樣面貌?面對怎樣的發展處境?本文從四方面來討論這個課題:
一、宗教政策
中國政府的宗教政策面臨修正的壓力將越來越大,當越來越多的信徒對現行的宗教政策採取迴避的方式,或以「下有對策」的方式來應付時,中國政府必須有因應之道,本文建議不妨藉修憲之便,重新討論「宗教法」。
二、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
歷史因素、信仰因素已造成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五十年的區隔,「教會」要明確表明服從共產黨的領導,才可以登記成為「合法」的教會;只要是合法的教會別無選擇就是三自教會,因為中國政府說中國只有一個教會就是三自教會。然而至今仍有許多家庭教會存在,他們不認為「三自」是教會,而稱之為「三自會」(民間組織);我們也發現不少新建或改建的三自教堂直接稱為某某市(縣)基督教某某堂,過去掛在門口的「某某市某某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的牌子已經十分罕見或是退居不起眼的地方,顯然官方教會自身也覺得掛三自牌不太「光彩」。從基督教的官方雜誌《天風》的獻堂報導,即可發現這種取向。
近十年來信主而走進三自教會的信徒,據訪問所知,他們對「兩會」的組織態度十分淡漠。未來兩會是否還能扮演「白手套」的功能,值得觀察。也有不少文明小區的信徒因為街坊關係良好,互相支援,三自教會提供活動場所,家庭教會提供培訓師資。還有些是彼此「知道」但互不往來,他們以「尊重個人隱私」的態度「不管他家的閒事」。所以未來三自會可能自然消失或者淡出,關鍵可能還在於如何自我定位。
因人民教育水平逐漸提高,社會逐漸開放,公眾對宗教自由更加寬容,家庭教會間彼此聯結,形成區域團隊必然加增,也為成為一種健康的、對地方建設有益的勢力,據訪問得知,某區的對外擴建道路都是家庭教會信徒捐獻,因此當地公安不配合執行宗教政策,該地的三自會反而有名無實。未來家庭教會的發展可能有以下的趨勢。
三、中國政府處事的智慧
以北京市而言,今年初,五十多年來首次興建兩座新基督教教堂(一座在海淀區,一座在朝陽區;另外也修復兩座古老寺廟,作為佛教及道教活動場地。)據北京市宗教事務局的官員說,這兩座新教堂佔地1500平方米,將在聖誕節竣工。觀察家們認為新建兩座教堂不能作為中國政府改變宗教政策的作為;但新領導層要把基督徒吸引到官方辦的教堂,就間接抑制地下教會發展的效果是可以預期的。因為新教堂的負責人認真傳講真理,教務管理系統健全,就會吸引城市中散點散片的小型家庭教會信徒加入。其實近年來很多新成立的家庭教會信徒是從腐化的三自教會中出來的。因此政府多批准建教堂,多讓信徒自行監督牧師及教務,必然是教會合一之途,政治教牧終將逐漸失去領導權。
四、神學教育的多元化
有些三自神學院目前已因出國留學的師資返國,悄悄帶回福音派神學的影響。未來很可能走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路線;而民間發展行之有年,得到海外資助多元化的神學培訓班,將有更多大專畢業的年輕信徒投入,他們都會成為城市宣教或牧養人才,也會由培訓班發展成為地下神學院。
校園團契(查經班)會逐漸公開化而人數增加。更多大學內會發展宗教系、研究基督教的學者會增加,並參與神學思考行列。這些知識分子來自校園而非教會背景,他們的神學思辨能力極為優秀,「誰具基督教代表權威」會成為三自教會或神學院教牧人員的隱憂。另者,這些校園知識分子組成的團契,是否可以從個人化的神學興趣,轉為信徒的身分,發展成為教會?也是值得觀察的現象。
本文認為基督教在中國發展的趨勢:三自與家庭之別將逐漸淡出,政治因素亦將式微。中國教會若要經歷復興並持續發展,宣教策略方面需要城市教會與農村教會互動與互補,建立教會內部需要的六理--真理、管理、倫理、生理、病理、護理(保護、醫治、防衛),忠於廣傳福音的大使命。信徒個人方面,需要生活敬虔與社會公益並重,如此才能抵擋教會衰微更可能的原因:世俗化。
全面發展小康的中國前景是開放的,中國教會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過程。但是誰掌握中國歷史和教會的轉型呢?基督信仰告訴我們是那創造人類、掌管歷史的的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