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的位置: 主页 > 思道学刊 > 第六期目录 > 正文

学术活动简讯

编辑部
No.6
  1. 2022年7月23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刘平教授在“复兴家园论坛”上通过视讯主讲 “从通灵术角度看中国民间信仰” 。刘平教授认为,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包括巫术、占卜、预兆和禁忌等,具有突出的功利性和神秘性。但民间信仰能抚慰人心,能满足中国人最基本的宗教需求。
  2. 2022年8月27日,上海复旦大学宗教学系的刘平教授在“复兴家园论坛”上通过视讯主讲“近现代中国新教奋兴运动”。刘平教授认为,奋兴运动的主线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生命点燃生命。一个生命借着他人被圣灵点燃后,再由圣灵借着自身去点燃其他人。刘平教授认为,1905年是中国新教奋兴运动的开始,其奠基人是中国新教奋兴布道先驱李叔青。1905年至1949年间影响力比较大的奋兴运动有东北大复兴、上海大复兴和山东大复兴。1905年前后的第一代奋兴家有李叔青、丁立美和余慈度。1920至30年代后第二代奋兴家有倪柝声、王载、王明道、宋尚节和赵世光等。
  3. 2022年9月29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李美林博士在“复兴家园论坛”上通过视讯主讲“基督教生态伦理的构思”。李博士认为,人类与自然均为上帝所造之物,上帝是自然真正的主人,人类对自然的支配权是上帝所授予的,因而人类没有任意支配自然的权力,更没有任意破坏自然的权力。李博士认为,基督教生态伦理有助于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了信仰支持和帮助!
  4. 2022年10月19日至11月28日,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赴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去了香港、深圳和北京三个城市。在香港期间,王忠欣博士先后拜访了香港天主教神哲学院、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们。在深圳期间,王博士与深圳大学的学者们餐叙,交流了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状况。在北京期间,王博士拜会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的学者。大家相谈甚欢,都期待着尽快恢复正常的学术交流。
  5. 2022年11月15日,“第十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在北京圆满举行。这届研讨会是由东西文化国际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和亿华海景集团共同组织的。来自海内外的近40位专家学者通过实体和线上参加了本届研讨会,20多位学者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学术发言。
  6. 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过程哲学家和神学家、两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大卫·格里芬博士于2022年11月25日在美国加州逝世。2022年12月31日美国过程中心举行了国际学界线上追思活动,格里芬的导师小约翰·柯布院士、知名建设性后现代研究华人学者王治河、樊美筠博士等全球各地过程研究学生学者百余人参加了线上追思仪式,仪式庄重、饱含亲情与哲思。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代表中国学界致辞并赋悼诗《敬悼格里芬先生》(藏头诗):大梦君先觉/卫和启时人/格物究实在/里仁勇心身/芬芳建设性/真怀过程魂/君承柯布业/子传中华儿/日居生态屋/月夜听潮音/同伦寓共情/辉范永世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