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2005年夏中國宗教文化研討班

Aug2005
2005年8月学术交流

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於2005年8月在中國舉辦了中國宗教文化暑期研討班,參加這次研討班的美國學者包括麻省劍橋聖公會神學院教授鮑福來、麻省Bentley學院宗教生活指導中心牧師柯春娜、和波士頓長老宗契約教會會友賴雪莉。 學會會長王忠欣博士帶領研討班的成員在北京、西安、昆明、上海等地,拜訪了數所大學、研究所,參觀了中國的基督教神學院、教會、以及中國傳統宗教場所。通過參訪、座談,研討班的美國學者們對中國宗教文化的歷史和現狀有了親身的感受和了解。

在北京期間,研討班成員參加了由學會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了“第二屆科學與信仰學術研討會”, 并發表了學術論文。王忠欣博士的發言為“宗教與科學在中美的不同意義──以生態為例”,鮑福來教授的發言為“美國基督徒對生態學上科學與宗教對話的反應”,賴雪莉女士的發言為“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與基督教神學”。研討班還參觀了基督教燕京神學院,了解該校的神學教育情況和需要;參觀了天壇,了解中國古代宗教思想和禮儀。

2005年8月学术交流

在古城西安,研討班拜訪了陝西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並同該中心和文學院的教授進行了座談,對該校的宗教學教學、研究狀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目前該中心的研究主要以基督教和佛教為主。西安地區有著豐富的中國傳統宗教的資源,研討班特別參觀考察了著名的佛教寺廟大慈恩寺,了解佛教在中國傳播發展的歷史,以及玄奘在此翻譯佛教經典的工作。

2005年8月学术交流

在春城昆明,研討班拜訪了雲南社會科學院宗教所和雲南民族大學中從事基督教研究的學者,並參觀訪問了昆明地區的教會。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許多教會都由少數民族的信眾所組成。通過參訪,研討班對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狀況以及民俗有了初步的認識。

上海是這次研討班行程中的最後一站。上海的城市發展,以及中西文化、宗教在上海的融匯給研討班的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研討班還同復旦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的學者進行了交流,對他們近期在宗教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過兩周的參觀、訪問、學習和交流,研討班的成員對中國的宗教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表示,以後有幾乎還會參加學會組織的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中美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友誼。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