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2014年初夏中国学术之行

May2014
2014年5月学术交流
2014年5月学术交流

2014年5月15日至6月9日,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不辞劳苦来到中国,在众多学府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王忠欣博士在近四周的时间里跨长江、越长城,访问了北京、昆明、重庆、成都、沈阳、徐州、济南等地的九所大学,向贫困大学生发放了“爱心传递”助学金,做了四场学术讲座,参加了一场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次交流活动的第一站是昆明。王博士在昆明的交流活动主要是为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的13名贫困大学生颁发“爱心传递”助学金。近10多年,中国的大学扩大招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很多年青人可以一圆念大学的梦想。但另一方面,大学开始全面收费。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使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在读书期间忧愁不断、步履维艰,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帮助这些年青人完成学业,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出于对同胞的关爱,设立了“爱心传递”助学金。这次受助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都在昆明读书,既有汉族的学生,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既有来自城市的下岗工人家庭,也有来自边远山区的农村家庭。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王博士首先介绍了助学金的宗旨,就是培养大家的爱心,鼓励大家日后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把爱传递下去。接着王博士向受助学生分享了三个励志短片,鼓励学生们传递爱心、自强不息、早日成为别人的祝福。随后,王博士向受助学生发放了助学金、中英对照童话故事集、和爱心巧克力。来自云南民族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的数位关心学生生活的教师也参加了助学金发放仪式。

在昆明期间,王忠欣博士拜访了云南民族大学的学者,新朋老友品茗餐叙,就宗教学研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此外,王博士还参观了昆明新城区呈贡的基督教堂,拜会了老朋友张本美牧师,就中国神学与教会史的诸多问题交流了看法。

王博士在重庆的另一项交流活动是参加由西南大学、重庆华岩寺与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共同举办的“基督教与佛教比较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成佛与称义”,王博士在会上以“信 – 义的终极标准”为题做了大会发言,系统阐述了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因信称义”的内容。

离开重庆后,王忠欣博士来到成都,在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做了“进化论在美国 – 兼谈科学与宗教”的学术讲座。王博士通过讨论进化论在美国传播发展150多年的历史,分析了以进化论为代表的科学与美国基督教界之间复杂多元的关系,指出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并不冲突,二者之间有着多种互动模式,互补共存为主要模式,而我们所看到的冲突基本上都是有心人所刻意营造的。

从西南首府成都,飞越华夏大地,王博士来到东北重镇沈阳,在东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除了与众多学者互动交流外,王博士在东北大学为师生们做了一场学术报告,论述了“当代美国文化及其特性”。在当今世界上,美国文化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其世界范围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其文化内涵和特性上。作为走向世界的大国,了解和学习美国文化的长处,是中国的必修功课。

在古城徐州,王忠欣博士访问了江苏师范大学,与从事宗教文化研究的学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在徐州期间,王博士还参观了著名的佛教寺院兴化禅寺,与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徐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兴化禅寺方丈果光法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王博士和果光法师就宗教慈善的社会意义、生态文明的现实问题及耶佛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他们一致认为宗教没有国界,各大宗教之间应进行及时的、必要的和积极的对话,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发挥宗教在社会和谐及世界和平中的重要作用。

在济南,王博士访问了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与山东大学宗教学系的学者餐叙,交流了宗教研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山东师范大学,王博士应邀在管理学院为师生做了“美国的宗教多元与社会秩序”的学术报告。王博士首先讲述了美国宗教多元的形成过程,随后,着重介绍了美国建国过程中对宗教信仰问题的解决方式,这主要体现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该项法律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实现了真正的宗教自由。最后王博士通过分析近期几件美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冲突的案例,使同学们了解了美国对待宗教冲突的行事方法与态度,以及美国宗教多元与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