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页 > 美国研讨班 > 正文

体验信仰,沐浴春风——2008年美国宗教文化暑期高级研讨班的感受与思考

Jun2008
2008暑假研讨班

2008年6月17日,是中国赴美国旅游“首发团”出发的吉祥之日,来自中国中南大学的欧阳友权教授、丁果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的荆学民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的王亚平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晓华教授、南京大学的萧玲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的王薇佳教授一行7人,从中国北京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出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机场的出口,没想到,我们立刻被闪光灯的“光辉照耀”,继而又被美国本土的华彩乐队“夹道欢迎”,我们暗自思忖:人家美国就是不一样,人家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就是能干,组织这么隆重的欢迎仪式,后来立刻意识到我们是被误当为“中国赴美旅游首发团”的成员。虽是个插曲,说来也快乐,谁证明这不是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和美国人民对我们的欢迎呢?

由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主办的“2008年美国宗教文化暑期高级研讨班”就这样拉开序幕,在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下,研讨班成员经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费城、波士顿、纽约、到西岸的洛杉矶,最后圆满结束于旧金山,历时30天整。学者们横跨北美大陆,纵览东西海岸,辗转六大城市,其间先后举行了多次不同形式的学术讨论会,参观访问了20多家不同类型、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教会和神学院,与多家基督教机构进行了座谈交流,观摩体察了多次的宗教崇拜活动。神秘庄严、神奇惊叹、冥想沉思、担杞忧愁、兴奋快乐、神圣召感的信仰之旅,使研讨班的学者们心存感念,思考万千,定然会将考察研讨的成果用于各自的教学科研,用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建设。如下区区“感受与思考”实乃管孔之论,篇斑之言。

感受与思考之一:外在参与与内心信仰

生活在中国的学者们,由于中国的特殊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氛围,无论老幼多少年来并无宗教信仰方面的生活体验,所以,首先从感性层面会对美国的宗教有一种本能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也并不能一开始就从美国人那里得到解惑,而自然从在美国的华人生活中得到解密。从我们一开始踏入华盛顿的时刻起,我们首先被在华盛顿地区的华人基督教会热情的接待和亲密的熏染,纵然没有想到,这种热情的接待和亲密的熏染一路伴随着我们直到离开美国登上回国飞机的那一刻。一路走来,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参观游览,都受到了当地华人基督教机构和华人基督教信徒的热情周到的接待。学者们参观访问了纽约的宣道会基道堂、波士顿的华人圣经教会、华盛顿的丰收基督教会、洛杉矶的第一联合国语卫理公会、圣荷西的南湾爱修基督教会,还应邀深入到同胞家中,参观他们的居所,品尝他们精心烹制的佳肴,倾听他们讲述在美国奋斗历程和诸多感受,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深入的交流,使学者们了解到美国华人基督教会经历了一个逐渐成长壮大的过程,现在已有华人基督教教会一千多家,而且随着华人移民的不断增长和中美文化、经济交流的不断拓展,教徒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据纽约宣道会基道堂的邝健厚牧师和洛杉矶的赵保罗牧师介绍,近年来他们教会的成员都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教会的规模日益扩大。

深受感动的学者们的每每发言,总是从“感激”开始以“感激”结束。

善于感性之后的理性思考是这个暑期研讨班的共性特征,因此,当感性的热情与激动退却之后,带给学者们的理性问题是:第一,对于深受儒家文化传统熏陶和浸润的华人,尤其对于来自中国大陆的曾经受过无神论教育的华人来说,何以迅速接受基督教?第二,美国华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的程度有无层次之分?第三,与此相连的,由“外在的动机”开始的对基督教的信仰能否经过一定的熏染而转化成内在的信仰?

对于第一个问题,历来的暑期研讨班的认识是有结论的,比如,第六届研讨班的结论就认为:对所有的华人来说,无论是来自大陆,还是香港和台湾,也无论是缺乏知识与技能的普通移民,还是知识精英,刚刚踏上美国国土时,都无不经历过各种艰难困苦,只是程度与形式不同而已,其中既有工作生活无着的困苦,更有举目无亲、精神孤独无助的苦闷。在这种双重困苦一齐袭来的时候,总是基督教会和信徒来到自己身边,辅导提高英语水准,帮助解决生活和求职等一系列难题,通过亲切交流,排解精神上的孤独与苦闷……就这样,随着事业和生活的不断改善,他们的心灵自然而然地皈依到基督教博爱的怀抱之中。反过来,他们也以同样的宽广胸怀和爱心帮助新来的面临同样苦难的同胞,如此不断传递延续,使得信徒人数不断增加。对他们自身来说,帮助别人不只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精神的快乐,从中体验到极大的幸福。这种信仰非但不与儒家文化的亲情伦理道德追求相矛盾,反而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后者的贯彻和落实。学者们在对此深感理解的同时,也从心里由衷地表示景仰。这些同胞以其深厚的知识素养和杰出的能力,经过十几乃至三四十年的奋斗,都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和很高的生活品质,堪称华人的骄傲。但是让学者们景仰的并不是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不是他们事业上的成功,而是他们善良坦荡的人格力量、博爱的胸怀、从内心里洋溢出来的喜悦和自尊从容的精神面貌。

不难看出,“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寂寞”是美国华人迅速“加入”基督教的“原初动机”。应该说,出于这种动机的占百分之五十之上。但是,出于这种动机的外在行为的加入不等于必然的内心深处的信仰,因此,他们并不能视为真正的基督教徒,这便引出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美国华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的程度有无层次之分?现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信仰之旅看到了,一大批的基督徒讲述了他们真正信仰的见证,得出的结论是,正是他们的不凡的经历使他们皈依了基督教,他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是自觉的、理性的、内在的。这部分人成为了教会的中坚,执着的引领和熏染着那些刚刚踏入基督教但似乎还没有完成真正信仰的人。这正是基督教在发展和传播方面的独特之处。有了信仰的领路人,进而引出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由“外在的动机”开始的对基督教的信仰能否经过一定的熏染而转化成内在的信仰?答案似乎也是肯定的。我们所长久信仰的“唯物主义”也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浓厚的宗教的社会氛围,长久的思想意识的影响,亲密的信仰领路人的引领,切身的见证人的熏染,深入的逐字逐句的学习,定期的教友之间的交通,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使一个一开始出于“外在的动机”而信仰基督教的人成为一个虔诚的内在信仰的基督教徒呢?

三个问题的思考及答案已然成为学者们的思想资源,怎能不对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呢。

此外,学者们在紧张的学术研讨和参观考察活动之余,在当地同胞的热情帮助下还游览所到城市宜人风光和历史名胜;在世界之都纽约,一睹了阴霾中显得肃穆而凝重的自由女神的风采;感受闻名遐迩的华尔街、时代广场的繁华;在历史文化名城、“光荣与梦想”的诞生之地费城和波士顿,参观了福吉谷、独立宫、宪法纪念馆、自由钟、“五月花”号海船及莱克星屯美国革命纪念馆等美国历史名胜;在查理斯河畔的草地上为其国庆焰火的绚丽而喝彩;在洛杉矶和三藩市,欣赏了好莱坞、渔人码头、金门大桥的风姿神韵;领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氛围与魅力……,这一切的一切, 在这期2008年美国宗教文化暑期高级研讨班的学者们看来,就不仅仅具有感性的“游览观光异国风情”的表面意义,而成为深入理解美国文化、宗教、与社会的必要外在形式。这对于“体验信仰,沐浴春风”的学者们何其重要。

感受与思考之二:乡间田野与高山庙堂

体验信仰之旅,自然首先是以对美国的教堂与教会的实际考察与亲身参与为最有效的直接形式。正因如此,如前几届研讨班一样,学者们参观考察了所到城市的宗教设施和机构,与教牧人员和信徒展开面对面、零距离的深入交流,到现实的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中去观察、倾听、亲身感受和体会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第一,美国教堂遍布乡间田野。无论繁华的都市,还是郊区芳草绿荫之间,抑或科学教育的重镇,每个社区都有规模不等、造型各异的教堂,据统计有五十万之多,平均五、六百人就有一座教堂。随处可见的教堂堪称是美利坚土地上一大壮丽的景观,可以将其与汽车、飘扬的星条旗一起,共同列为美国大地上最有特色、也最常见的三种人造之物。这些教堂,有的宏伟壮丽,巍然耸立,有的朴素雅致,其内部壁画、雕刻美轮美奂,很多都无愧为建筑艺术上的杰作;一些著名的教堂,则作为美国历史的见证者而载入辉煌的历史。在这些教堂的文献记载上,不时浮现出美国开国领袖和美国精神奠基者的身影,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与审美价值,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吸引着无数游人观光游览。与数量之多相映成趣的是,这些数不胜数的教堂造型风格迥异,内在装饰布置也各具有特色。

第二,古典宗教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在纽约,著名的三一大教堂与作为世俗生活的典型标志和世界经济风向标的华尔街的相伴而立;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许多著名学府中,教堂与实验室、教学楼的遥相辉映;洛杉矶水晶大教堂,最新的建筑理念、材料和技术,全新的现代样式,其在阳光照耀下如水晶般闪闪生辉的雄姿,映射出基督教锐意革新、走向现代的精神风貌。

第三,最世俗的形式表达最神圣的信仰。当今美国90%的人信奉基督教,50%的人每周去教堂,30%的人人认为信仰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堂的众多充分反映出大多数美国人具有很强的宗教情感。不论是精英分子,还是普通的“淳朴的”美国人,都将基督教作为自己内在精神的寄托和规范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体现在现实中,就是大多数美国人都经常祈祷,每星期都会举行团契或查经活动,星期天,则从四面八方赶到教堂虔诚地参加主日崇拜活动。信徒如同欢度节日一样,都放下其他一切的事情,举家出动,兴高采烈的涌入教堂。在歌手充满激情的圣歌演唱和打击乐所渲染的热烈氛围中,人们全身心地沉浸于宗教情感的巅峰体验之中。布道的牧师则以其风趣而深刻的语言,嬉笑怒骂的演讲将听众的灵魂一步步、迂回盘旋地带向天路。决然是精神的狂欢,灵魂的洗礼,身心的释放,是怀着期望而来,带着喜悦而归。

教堂遍布乡间田野、形式上古典宗教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最世俗的形式表达最神圣的信仰,这表现在美国的宗教文化社会现象,会给我们的学者们以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这使我们不由自主的想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想到我们中国的社会信仰,在“乡间田野与高山庙堂”之间,蕴含着信仰传播的革命性不同!实在值得我们反思。

这种反思的结论是:西方宗教文化的“神圣”品质并没有在“世俗化”的浪潮中消失,与此相应,以基督教为样板的宗教及其信仰似乎以更为亲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上帝无处不在”、“上帝无时不有”真实的反映着神圣的信仰深深的根植于社会民众之心,真可谓:一部《圣经》治人心。相比于西方宗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把信仰置放于伦理的崇高之中。当承载着信仰的终极关怀由“士大夫”承担逐步消解在脱离民众生活的伦理性崇高之后,民众的信仰便只有一条出路:历经千难万险,到深山老林的庙堂顶礼膜拜,求得内心的修炼与安宁;信仰真正地成为了“难于人说”的神秘之举,世俗的芸芸大众没有真正的信仰,真可谓:半部《论语》知天下,怎奈《论语》无谁知!

感受与思考之三:精神有神与科学无神

信仰之旅,是感性感受美国宗教文化之旅,也是了解美国历史文化之旅,当然,更是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从事宗教、哲学、历史、科学的学者专家们交流研讨之旅。在踏入美国的国土之后,学者们已经逐一领略了美国学者大师们的风采,比如,西敏寺神学院院长李白轲(Peter Lillback)博士对美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诠释。热情好客、学识渊博的李白轲博士不仅是一位对基督教与美国文化有精深研究的学者,而且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每到一处名胜,他都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娓娓道来。生动的讲解,将学者们的思绪带回到当年“光荣与梦想”诞生的历史情境之中;确凿真实的事例与物证、富有说服力的细致分析,使学者们切实领悟到基督教在以华盛顿为代表的美国开国元勋们的精神世界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因而在美国建国历史乃至美国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不知不觉地,李白轲博士将单纯的参观游览变成了一次次现场进行的趣味盎然的讲座,加深了学者们对美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增进了对基督教的理解,以至于他的厚重的《华盛顿传》成为教授们最为心爱的礼物;再如,著名思想家、波士顿大学宗教社会学教授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尽显大师风采,语言行云流水,对现代性、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内在张力和发展前景问题做了全景的描述;波士顿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白诗朗(John Berthrong)的对美国宗教多元化的面貌及所面临的问题的真知灼见等等。

作为深受长久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学者们,在“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美国国土,如感受、进而理解“神”的存在与作用,依然是萦绕在学者们心目中和理性思维中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因此,“精神有神与科学无神之辩”在此时此地便有重要的非凡的意义。事实上成为学者们“信仰之旅”思考最深的根本性问题。

旧金山是教授们美国信仰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学者们一路收获而来的“勒口”之站。学者们实现了是与神圣的“合二为一”:伴随着世俗的体重增加、世俗的提包的鼓起、世俗的脸面的“黑厚”,是学者们的心开始收获信仰。“祷告”似乎不再是外在的“礼貌”而转化为内在的虔诚,“保佑”不再是心灵的期盼而转化成事实上的见证。

最为重要的是,“精神有神与科学无神之辩”的答案开始显现:一个年老的基督徒用体会与故事的方式娓娓道出:人的结构有三个层面,其一是人的肉体,其二是人的意识,其三是人的灵魂。人的肉体是无法与神建立关系的,因而人根本无法用自己的肉体去感觉神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无法与神建立关系,因为人的意识是各种各样的,而神是“一”;人只有用自己的灵魂去与神建立关系,才能知道神的存在,感觉神的伟大。

学者们至今仍然回味思索:这就是神学思维与人学思维的区别,这就是科学无神与精神有神的区别,正是这种区别 才使对“神”的信仰只能体验、体悟而不能触摸,拟或这正是信仰的特质和奥妙?!

一个月的美国之旅,收获的确很大,对美国及其美国人宗教信仰的认识或扩大,或加深,或修正,虽然一些观点在当时表现出零散的感性认识,但相信它会不断走向深入。同时,由于这些认识基于实地,是所谓的“一手材料”,无疑将成为我们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