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主办的“第六届美国宗教文化暑期高级研讨班”于2006年6月25日至7月20日在美国顺利举行,该活动从纽约拉开帷幕,经费城、波士顿、到西岸的洛杉矶,最后圆满结束于旧金山,历时26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金宜久教授、任延黎教授、王美秀教授、习五一教授、周齐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储昭华教授、襄樊大学朱新义教授、刘光耀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民族宗教教研室龚学增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于祺明教授、中华文化大学王珍教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在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下,整个研讨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紧紧围绕着宗教文化这一核心主题,紧张有序地展开。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学者们横跨北美大陆,纵览东西海岸,辗转五大城市,其间先后举行了三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参观访问了20多家不同类型、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教会和神学院,与多家基督教机构的领袖进行了座谈交流,观摩体察了10多次宗教活动。
与以往各届相比,本届学术研讨班虽然时间略短一点,但在保留和发扬以往内容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拓展和深化,主要体现在更注重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对话式的切磋讨论取代了往届的学术报告,很好地实现了学理探究与切身感受、外在观照与内在体悟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整个研讨活动效果显著,取得了圆满成功。
以对话求共识
如果将整个研讨活动喻为一部交响曲的话,那么,先后在费城、波士顿和旧金山举行的三场学术讨论会便是其中的三大高潮,由此将整个过程分成了各有侧重的三大乐章,而贯穿其中的根本主题就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开的多元宗教的对话与互动。
在介绍费城会议之前,不能不提到该会议的主办者西敏寺神学院院长彼特•李白柯(Peter Lillback)博士及其对美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诠释。热情好客、学识渊博的李白柯博士不仅是一位对基督教与美国文化有精深研究的学者,而且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每到一处名胜,他都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娓娓道来。生动的讲解,将学者们的思绪带回到当年“光荣与梦想”诞生的历史情境之中;确凿真实的事例和物证、富有说服力的细致分析,使学者们切实领悟到基督教在以华盛顿为代表的美国开国元勋们的精神世界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而在美国建国历史乃至美国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不知不觉地,李白柯博士将单纯的参观游览变成了一次次现场进行的趣味盎然的讲座,既加深了学者们对美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增进了对基督教的理解,为其后讨论会的成功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名为“第二届中美学者宗教对话学术研讨会”的正式会议是两年前在北京开始的宗教对话的继续,也是对其进一步的回应。在费城郊外风光旖旎的ACE会议中心,中美两国学者、宗教界人士近三十人再次共聚一堂,围绕着宗教发展趋势、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教与政治及公共生活、宗教对历史的影响及基督教的神学与全球化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有建设性的探讨和对话。它既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与其他民间宗教之间的交流与交锋,更是一场由学者们代言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对学者们来说,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目的在于为现实提供应有的借鉴和启迪;所谓对现实的分析和批判也是基于对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而进行的。无论从哪一个维度提出问题,最终都归结于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借鉴历史面向未来实现多元价值的和谐共赢这一主题,而其重心则自然地落在对基督教的当今地位与使命问题的深沉思考上。
在波士顿大学神学院和“行者中心”(Walker Center)分别举行的波士顿会议可以看作是对上述主题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著名思想家、波士顿大学宗教社会学教授彼特•伯格(Peter Berger)的主旨讲演尽显大师风采,以行云流水的语言,高屋建瓴地将现代性、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内在张力和发展前景问题做了全景的描述;白诗朗(John Berthrong)教授是波士顿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接着伯格教授讲演的话题,具体阐述了美国宗教多元化的面貌及所面临的问题;女性黑人学者Imani-Sheila Newsome教授以丰富确凿的史实为依据总结了非裔美国人的宗教发展过程及当今形势;Deborah L.Clark博士的发言以有趣的哑剧表演方式形象生动地揭示出社区教会所(应该)起到的作用:为饥渴者送上甘霖,为迷途者指引方向,为受困者施以援手;韩国学者崔希安关于韩国基督教的特征分析也引起了入会学者的兴趣;中国学者分别就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中国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及各种民间宗教的发展态势和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就双方所关切的问题与海外学者进行了讨论。
旧金山讨论会在南湾幽雅宁静的基督学院举行,相对于前两次,此次讨论会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当代中国宗教信仰层面。周齐、习五一、储昭华、刘光耀四位学者分别针对佛教与王权及伦理秩序的关系、中国民间宗教的特征、基督教对近代西方权利观念的奠基意义,以及基督教与中国当代文学等问题,阐明了各自的研究成果,相应的讨论也进行得更为深入透彻,更切入到问题的实质。
会场上的发言与讨论仅仅只是其中的场景之一,在会场下的走廊、餐厅里、以及林间漫步时,学者依然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各抒己见、热烈地辩论着。由于学者们的学术背景既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之别,又有哲学、历史之分,更有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差异,因此这种对话,就不仅有共鸣、响应,更有质疑与反驳,甚至激烈的交锋。尽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获得确定的具体结论,做出是非判断,但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双方学者既加深了对中美宗教发展形势及所面临的问题的认识,也增进了双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并逐渐取得一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交叠共识”,这就是李白柯博士所总结的:“如果整个世界只有一种宗教,必然意味着独裁和极权;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便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和对抗;只有多种宗教相互竞争,相互对话,百舸争流,才是人类文明健全发展之道。”这意味着,对话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某个确定的结果,而在于引出或激起新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实现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学者们相约今后以各种渠道和方式将对话继续进行下去,并力求使之不断拓展和深化。
参观、倾听与感受
正如前几届一样,除了纯粹学术上的讨论和探究之外,在主办者的组织安排下,学者们走出会议室,跳出单纯学理思考的局限,参观考察了所到城市的宗教设施和机构,与有关人员和信徒展开面对面、零距离的深入交流,到现实的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中去观察、倾听、亲身感受和体会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对于美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这是本届研讨会活动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北美华人基督教学者学会多年来所开展的一系列研讨会的重要特色所在。因为一方面,尽管学者们在宗教方面各有造诣,但那本质上只是一种纯理性的、抽象的概念化的认识,甚至其中不乏片面或扭曲;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决不仅仅只是理性推理、论证所能领悟的。事实证明,这一活动的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学者们由衷地感到,虽然在各自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包括对美国文化的影响问题有所认识,但在现实面前确实显得苍白肤浅而片面,在很多方面确有很大的偏差乃至背离,因此常常对现实感到意外甚至惊异,要不是耳闻目睹,很难相信美国社会宗教活动如此繁盛、对美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会如此广泛而深刻。
首先给学者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教堂之多。无论繁华的都市,还是郊区的芳草绿荫之间,抑或科学教育的重镇,每个社区都有规模不等、造型各异的教堂,据统计有五十万座之多,平均五、六百人就有一座教堂。随处可见的教堂堪称是美利坚土地上一大壮丽的景观,可以将其与汽车、飘扬的星条旗一起,共同列为美国大地上最有特色也最常见的三种人造之物。这些教堂,有的宏伟壮丽,巍然耸立,有的朴素雅致,其内部壁画、雕刻美伦美奂,很多都无愧为建筑艺术上的杰作;一些著名的教堂,则作为美国历史的见证者而承载着辉煌的历史。在这些教堂的文献记载上,不时浮现出美国开国领袖们和美国精神奠基者的身影,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与审美价值,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吸引着无数游人观光游览。而对中国学者来说,在欣赏之余,更可以从这一窗口看到美国社会宗教生活特别是基督教之兴盛,真切地体会到基督教在美国建国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对于美国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这里找到美国立国、美国人价值观念乃至美国文化的精神源头。
与数量之多相映成趣的是,这些数不胜数的教堂造型风格迥异,内在装饰布置也各具特色。而这也正是美国宗教生活包括基督教多元化的缩影。在纽约,学者们强烈地感受到其文化、生活的多元性,纽约的地铁和繁华的大街,其实就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博览会。这种多元性同样体现在美国的宗教生活上。从美国学者和有关资料那里,学者们了解到,作为一个由100多个不同民族组成的移民国家,除了最主要的宗教——基督教以外,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宗教在美国同时存在和发展,而且就基督教而言,同样派别林立,有数以千计的不同教派,天主教与新教共存共荣,自由派与保守派比邻而居,如在波士顿的栗子街,学者们就看到在历史悠久的自由派教堂侧旁,一个保守派的教堂与之并肩而立,相伴相对,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篮球赛场上的盯人战术。
更令学者们感慨和深思的是美国人对宗教的虔诚态度和美国社会中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奇妙而成功的统一。据统计,当今美国90%的人信奉基督教,50%的人每周去教堂,30%的人认为信仰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些数据资料学者们此前也早有了解,但在内心深处,对其真实可靠性一直不乏疑虑,此番亲眼看到无处不在的教堂才确信所言不虚。教堂的众多充分反映出大多数美国人具有很强的宗教情感。与一般人通常所想象的截然不同甚至相反,不论是精英分子,还是普通的“淳朴的”美国人,都将基督教作为自己内在精神的寄托和规范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体现在现实中,就是大多数美国人都经常祈祷,每星期都会举行团契或查经活动,星期天,则从四面八方赶到教堂虔诚地参加主日崇拜。在波士顿,学者们有幸观摩了著名的市区黑人教会的主日崇拜活动,从那里真切地体察到这一点。该教会的主日崇拜活动共有三场,每场两千多人。学者们看到周围的黑人信徒如同欢庆节日一样,都放下其它一切事情,举家出动,兴高采烈地涌入教堂。在歌手充满激情的圣歌演唱和打击乐所渲染的热烈氛围中,人们全身心地沉浸于宗教情感的颠峰体验之中。布道的主教则以其风趣而深刻的语言,嬉笑怒骂的表演式演讲将听众的灵魂一步步、迂回盘旋地带向天路。整个活动绝对是一次精神的狂欢,一次灵魂的洗礼更新,一次身心的彻底释放。人们真的是怀着期望而来,带着满心的喜悦而归。在参加研讨活动之前,学者们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在科学日益昌明的今天,宗教却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那里,基督教具有如此普遍而又强烈的感召力?通过在美国的这一系列观摩体察活动和从信徒们的信仰告白中,学者们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
而这一切不仅与世俗生活成功地统一起来,而且对世俗生活起到了很好的规范指导作用。如果说,从纽约著名的三一大教堂与作为世俗生活典型标志和世界经济风向标的华尔街的相伴而立,到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许多著名学府中,教堂与实验室、教学楼的遥相辉映,体现的是灵性追求与世俗性之间空间上的统一的话,那么,从洛杉矶的水晶大教堂那里,所领悟到的则是二者之间时间上的统一:通过充分引入最新的建筑理念、材料和技术,它使传统的教堂呈现出全新的现代样式。这座现代建筑艺术和现代工艺的杰作,何尝不是当今美国基督教发展趋势的一个写照或缩影!从其在阳光照耀下如水晶般熠熠生辉的雄姿中,可以明确无误地“看到”基督教锐意革新、走向现代的精神风貌;而从美国人社会生活中自律、平等、宽容精神和良好的公德意识中,则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基督教信仰对于世俗的社会生活的规范与引导作用。
“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在各种交流活动中,宗教界人士和信徒们总是意味深长地向参加研讨班的学者们发出这样的感召。初听时,学者们并未深想,随着参观、交流活动的展开和深入,大家才逐渐地意识到,这其实不正是美国社会中信仰与功利的统一精神的表达么!进而言之,这一源自内心的信念恐怕也正是美国之所以伟大与强盛、社会之所以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
对华人基督教的认识
在整个研讨过程中,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参观游览,都受到了当地华人基督教机构和华人基督教信徒的热情周到的接待,学者们也应邀参观访问了纽约的宣道会基道堂、波士顿的华人教会、洛杉矶的台福神学院、圣荷西的基督学院和南湾爱修葡萄园教会。难能可贵的是,学者们还应邀深入到一些同胞家中,参观他们的居所,品尝他们精心烹制的佳肴,倾听他们讲述在美国奋斗历程和诸多感受,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同时就信仰问题展开坦诚而深刻的交流。通过这一途径,学者们有机会对美国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状况、特点、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趋势获得了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作为美国的少数族群,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美国华人基督教会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成长壮大的过程,现在已有华人基督教教会一千多家,而且随着华人移民的不断增长和中美文化、经济交流的不断拓展,教徒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据纽约宣道会基道堂的邝健厚牧师和洛杉矶的赵保罗牧师介绍,近年来他们教会的成员都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教会的规模日益扩大。
对于深受儒家文化传统熏陶和浸润的华人,尤其对于来自中国大陆的曾经受过无神论教育的华人来说,最终何以接受基督教,如何认识和处理两种价值追求之间的张力?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自然引起学者们的浓厚兴趣,成为彼此交流的重要话题。华人信徒们的信仰告白与生命见证,从内在的层面为学者们做出了回答。对所有的华人来说,无论是来自大陆,还是香港和台湾,也无论是缺乏知识与技能的普通移民,还是知识精英,刚刚踏上美国国土时,都无不经历过各种艰难困苦,只是程度与形式不同而已,其中既有工作生活无着的困苦,更有举目无亲、精神孤独无助的苦闷。在这种双重困苦一齐袭来的时候,总是基督教会和信徒来到自己身边,辅导提高英语水平,帮助解决生活和求职等一系列难题,通过亲切交流,排解精神上的孤独与苦闷……就这样,随着事业和生活的不断改善,他们的心灵自然而然地皈依到基督教博爱的怀抱之中。反过来,也以同样的宽广胸怀和爱心帮助新来的面临同样困难的同胞,如此不断传递延续,使得信徒不断增加。对他们自身来说,帮助别人不只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精神的快乐,从中体验到极大的幸福。这种信仰非但不与儒家文化的亲情伦理与道德追求相矛盾,反而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后者的贯彻和落实。学者们在对此深感理解的同时,也从心里由衷地表示景仰。这些同胞以其深厚的知识素养和杰出的能力,经过十几乃至三四十年的奋斗,都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和很高的生活质量,堪称华人的骄傲。但最让学者们景仰的并不是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不是他们事业上的成功,而是他们善良坦荡的人格力量、博爱的胸怀、从内心里洋溢出来的喜悦和自尊从容的精神面貌。
同样值得提及且令人怀念的是,在紧张的学术研讨和参观考察活动之余,学者们在主办者和当地同胞的热情协助下还尽情游览了所到城市的宜人风光和历史名胜。在世界之都纽约,学者们一睹了阴霾中显得肃穆而凝重的自由女神风采;看到双子塔坍塌后的曼哈顿犹如一艘折断了桅杆的大船,静静地停泊在苍茫烟雨之中;感受了闻名遐尔的华尔街、时代广场的繁华;在历史文化名城、“光荣与梦想”的诞生之地费城和波士顿,学者们沿着美利坚合众国的先驱们当年奋斗的足迹,参观了福吉谷、独立公园、宪法纪念馆、自由钟、“五月花” 号海船及莱克星屯美国革命纪念馆等美国历史名胜,与美国民众一起在查尔斯河畔的草地上为其国庆焰火的绚丽而喝彩,美国人的自律精神和爱国热情令学者们感触良多;在洛杉矶和旧金山,欣赏了好莱坞、亨廷顿博物馆、渔人码头、金门大桥的风姿神韵;同时,还领略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氛围与魅力……
思考与领悟
26天紧张充实的研讨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但留给大家的思考和回味是深长的,大家一致感到不虚此行,收获极大。如果说,学理的讨论和探索拓展了认知,明晰了观念,那么亲身的观察和感受则进一步深化、证实了新的认知,二者相互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者们认识的深化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其一,对基督教的深刻内涵和根本意义有了更切实透彻的领会。它不再只是一种抽象概念的认识,一种单纯的知识,而开始成为一种基于亲身感受而达到的内在体察和领悟。当然一次参观研讨活动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在认识上一步到位。它在促进认识进展的同时,也激发了一系列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访问过程中,美国人的自律精神、公德意识和平等友好的态度给学者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引起了诸多深沉的思考。为什么有着两千多年道德教育传统的国人却在道德、精神上相形见绌,甚至缺乏最起码的公德意识?如何才能有效地遏制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而来的道德滑坡趋势?除了外在体制、教育方式以外,是否还有更深的内在根源?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才能确立一种普遍有效的普适伦理?所有这些,都将成为学者们今后着力探索的重要主题。
其二,深化了对美国社会特别是美国精神的认识,矫正了以往很多似是而非的错误观念,进而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内涵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和把握。长期以来,国内知识界乃至学术界往往只是片面地从实用主义角度理解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将其视为美国精神的精髓和实质,而严重忽视了基督教及其所孕育的理想、信念在美国精神中的根基地位和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样只见其表,不见其里,不仅导致认识上的片面性,而且在社会交往和外交上都造成相当的偏差。
这样认识上的片面性不仅仅只是体现对美国精神的认识上,实际上对整个西方文化精神的认识上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局限性。在很多人包括人文学者那里,更多的只是从人本主义、工具理性的层面来理解现代性的形成和本质,而轻视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对超验世界的追求在西方人精神世界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由此导致其它层面的一系列曲解。实质上,无论是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上说,基督教都不仅不是现代价值的对立面,反而是其基础和源泉所在,抛开了基督教这一极,就无法理解现代价值在历史上何以诞生;在当今社会,脱离了基督教这一根基,现代价值体系也势必面临坍塌的危险。
其三,这一活动对自身的精神世界也是一次深刻的熏陶和洗礼,对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乃至自己的生命历程都将产生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在交流过程中,宗教界人士和华人同胞基于坚定的信仰而形成的平等待人、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特别是由此而获得的幸福体验和愉悦心情深深地感染、激励着参加研讨会的学者们,学者们心灵上无不深受触动。它启示人们,对道德的追求不仅有益于群体,而且也是获得自身幸福的不竭之源。而无论是对一个民族来说,还是对个人而言,道德水平的提高决不是单纯外在制约或推动所能奏效的,最终的动力源泉只能来自内在灵性的提高。只有精神境界的提升,才能真正具有自觉性。知为行之始,基于这一领悟,学者们表示,回国之后,要尽可能地落实到现实的人生实践之中,以自己的努力,取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也为自己开辟一个更深厚的幸福之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