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至8月1日,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在美国东、西两岸成功举办了“2019年美国宗教文化暑期高级研讨班”,这项意义深远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九年。参加2019年交流活动的共有七位来自中国的学者,他们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祁述裕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温金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愚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的何方耀教授、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的吴宁副研究员、西南大学的张爱林副教授、和中华文化学院的张祎娜副教授。研讨班的成员走访了费城、纽约、波士顿和旧金山等四个城市,通过讲座、座谈、会议研讨、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美国的历史、宗教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华人宗教信仰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期间,研讨班成员特别与各地华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收获颇丰,对美国的宗教文化有了亲身的体会和认识。
一、历史名城费城
今年研讨班行程的第一站是费城。7月17日学者们陆续从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陆续到达费城。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专程从波士顿飞来费城,欢迎各位学者的到来。费城是美国建国初期的首都,美国民主的诞生地,《独立宣言》、《联邦宪法》都在这里签署。在费城期间,接待我们的是威斯敏斯特神学院院长李白珂教授。李白珂教授约有70岁,是美国著名的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在费城期间,李白珂教授亲自驾车带领研讨班成员参观考察,并生动细致地介绍所到之处的历史典故。李白珂教授的热情、好客以及渊博的知识,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新教神学院,创建于1929年,以研究基督教的历史、圣经和护教学著称,致力于用传统保守的信仰风格对抗宗教的世俗化。神学院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规划合理,秩序井然,有图书馆、教学楼、行政楼、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目前还在扩建中。学校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有700多人,参加网络学习的学生有300多人,学生规模与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美国神学院中名列前茅。
7月18日上午,李白珂院长在图书馆为学者们做了一场讲座,题目是“宾州、费城和宗教自由”。他介绍了美国的宗教自由的由来,这与宾夕法尼亚的开创者威廉·潘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由于潘的宗教自由思想,历史上的费城成为当时最早实行宗教自由的北美大都市,对日后美国宗教自由的确立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午,院长驱车带我们参观了“福吉谷国家历史公园”。这里是美国的革命圣地。1777年冬,费城被英军攻陷,华盛顿将军率领大陆军的败兵残将退到这里休整,这是整个美国独立战争中最艰难的时光。经过一冬天的休整,大陆军重振雄风,又和英军多次较量,最终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公园里有仿制的当年士兵休息的简陋木屋,有华盛顿将军的指挥中心和住所,华盛顿及当年大陆军将军们的塑像坐落在公园各处,园中还有一座凯旋门,记录了当年大陆军的艰辛与顽强。所有这一切简朴而庄严,没有多余的装饰,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场景。
7月19日,研讨班一行全天参访。这天上午学者们首先驱车来到位于费城市中心的国家宪法中心。国家宪法中心是一个以展现美国宪法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详细介绍了美国宪法的诞生及演变历程,宣讲美国的自由民主理念,特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宪法中心的展览和活动运用了丰富多彩的的表现形式,新颖活泼、引人入胜。在阶梯式多媒体表演大厅里,一位具有表演才艺的中年黑人男子,通过感染力极强的演讲,讲述了美国宪法形成的过程,他的演讲与影像、文字、图片、音乐和其他舞台效果融为一体,令人印象深刻,感慨不已。他的讲解和美国宪法的重心都在强调“人民”二字,让人肃然起敬,心中不禁产生一种庄严感。
离开国家宪法中心,我们又参观了美国独立历史公园。公园里有独立广场、独立宫、开国群英铜像、自由钟等,被誉为美利坚合众国最具历史意义的一平方公里。独立宫建成于1753年,原为殖民地时期宾夕法尼亚州的政府大楼,1776年7月2日,由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在此举行,7月4日通过了由杰克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建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独立宫的名称由此而来,成为美国独立的象征。
7月20日,研讨班成员在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与神学院的学者就“宗教的当代作用”这一主题进行学术研讨交流。神学院方面有三位教授发言,Alfred Poirier教授主要论述了 “人如何知道上帝的真理”,具有自然科学教育背景的Vern Poythress教授讨论了“神学与科学”,Todd Rest教授讲述了“神的当代意义”。从他们的发言中,中国学者感知到基督教信仰具有不证自明的真理性,圣经既是理性的真理,又是信仰的真理,具有不可辩驳的权威。研讨班成员中从事佛教研究的两位学者何方耀教授和张爱林副教授介绍了佛教的“缘起”“空”“无我”“智慧”等概念,并与基督教的相似概念进行了比较。中美学者的这次交流非常有意义,彼此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思想。在当今的时代宗教对话显得尤为重要,不同信仰的学者既要本着信仰自由的良知,也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对方信仰的思想,达到互通有无的果效。
7月21日是主日,上午研讨班成员参加了位于费城市中心的基督教第十长老教会的主日崇拜活动。该教会是在美国颇具影响的大教会,建立于1829年,现有成员1600多人,属于保守的改革宗信仰。教堂钟楼的尖塔在19世纪下半叶曾是费城的最高建筑,今天看起来还是令人震撼。在教堂里面靠近牧师讲道台的地方,摆放着美国国旗,这使我们印象深刻,也有点意外。我们原先以为美国是政教分离的国家,教堂里不应该摆放带有政治性的标志。看来我们还需要对美国的政教关系做更进一步的观察和学习,真正掌握政教分离的内涵。
二、宗教多元的纽约
21日下午我们离开了费城,乘坐火车来到纽约。为了使我们在纽约的的参访行程更高效,王忠欣博士特别委托在波士顿大学访学的华南师范大学谭广鑫老师来纽约安排和带领我们每天的活动。我们在纽约火车站与谭老师会合,开始了我们在纽约的行程。
纽约不仅是美国的第一大都市,也是全球最具声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的自由、开放和热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由此形成了纽约文化多元、宗教多元的独特景观。在纽约的众多宗教中,基督教无疑是占据压倒性地位的宗教,走在纽约的大街小巷,眼目所及之处,都会看到造型各异的教堂。在纽约的两天中,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了基督教对这座城市的影响。
在纽约的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地铁转渡轮来到自由女神岛,参观这座纽约,也是美国的地标–自由女神。当渡轮靠近自由女神像时,船上的游客一片欢腾,大家纷纷与自由女神合影留念,表达对自由女神的敬仰。自由女神像是美国建国100周年时法国送给美国的生日礼物,意为“自由照耀世界”,也象征着美法的长久友谊。自由女神像由埃菲尔先生建造,他的另一件作品就是著名的巴黎埃菲尔铁塔。
离开自由女神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华尔街。在华尔街的入口,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雄伟庄严尖塔入云的基督教堂,这就是久负盛名的三一大教堂。三一大教堂是英国圣公会的背景,始建于1698年,后来两次毁掉,现在的建筑完工于1846年,为哥特式建筑,是当时美国最高的教堂建筑,也是纽约城最高的建筑。在华尔街和百老汇大街参观游览的游客不断进入三一大教堂里,让忙碌疲惫的心在安详宁静的氛围中安歇片刻。是的,金钱和物质填补不了人心灵的需要,在华尔街这种追逐金钱物欲、使人发狂的地方,三一大教堂为那些不能自己的淘金客提供心灵的慰藉,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当天傍晚,我们来到纽约的新唐人街法拉盛。在这里,纽约基督教乐道堂的顾问牧师邝健厚宴请研讨班的学者,并向大家介绍了纽约华人教会的情况。纽约目前有200多家华人教会,按照使用的语言大概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国语教会、粤语教会和台语教会。近年来,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越来越多,在华人教会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华人教会在关心新移民、社区关怀和服务、慈善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隔天上午,我们来到纽约的上城,参观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于1754年由基督教圣公会背景的三一大教堂赞助建立,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当时的名称为国王学院,后来更名为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校园中心的南北两侧遥相呼应着两座新古典风格的图书馆。北面圆形图书馆正面的墙上写着国王学院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和上帝的荣耀”,南面长方形图书馆正面的墙上刻着历史上著名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散步在校园中,历史和学术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下午我们参观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博物馆有二百多万件固定收藏品,其中有很多都是宗教文化的艺术珍品,包括古埃及、印度、欧洲等地的艺术品,其中中古时期欧洲的基督教艺术品占多数。流连在这些艺术品的海洋中,深感宗教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巨大影响。
纽约是美国宗教多元的缩影,今年的研讨班专门安排时间了解纽约汉传佛教发展的情况。研讨班成员拜访了美国佛教联合会副会长、纽约东禅寺住持能持法师,佛恩寺住持净义法师,美国国际华严会会长陈绍恭先生等人,通智法师还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多个汉传佛教寺庙。目前,纽约的华人佛教寺院有30多座,华人寺院重视自身建设,致力于弘法方式的多元化,美国佛教联合会经常组织所属的寺院共同举办佛教节庆、文化、赈灾、公益等活动。
研讨班在纽约期间还参观了帝国大厦、时代广场,纽约国立图书馆、新世贸大厦等展现纽约风采的建筑和地标。
三、文化名城波士顿
7月24日,我们搭乘美国著名的长途汽车灰狗来到波士顿,住在波士顿城郊的莱克星顿小镇。莱克星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25日一整天,王忠欣博士亲自带领我们去波士顿参观访问。路过莱克星顿美国革命历史公园时,我们参观了当年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古战场,对美国人民对自由的热切追求肃然起敬。在波士顿城里,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波士顿灯塔山上金色圆顶大殿里的麻萨诸塞州州政府。州政府对公众开放,游客可以随意进去参观、休息。进入州政府后,我们参观了州长办公室、州参议院和众议院,州府展示大厅和众议院里有多幅巨型油画,表现了麻萨诸塞州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从州政府沿着山坡走下去就是著名的公园街教会。在这座清教徒传统的教会二楼礼拜大厅里,我们学习了教会的历史。该教会是美国基督教福音派的重要堡垒,对福音派的复兴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废奴运动等重大历史运动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观完国王小教堂和波士顿市政厅后,我们来到市政厅后面的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这个纪念碑由六个玻璃空心塔组成,塔壁上刻有集中营囚徒代号和幸存者的语录。在玻璃空心塔的旁边有一块小石碑,上面刻写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那段著名的提醒人们不要明哲保身的忏悔文:“起初他们(纳粹)追杀共产主义者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时,我也没有出声,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当他们奔我而来,那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下午,我们来到科普利广场,广场的西边是学术殿堂般的波士顿公立图书馆,东边是雄伟壮观的圣公会三一教堂,教堂的边上是高耸入云的玻璃外墙的现代摩天高楼,教堂的雄姿映照在摩天大厦的玻璃墙上,形成一幅古典与现代、神圣与世俗的绝妙图景。从图书馆出来,我们来到旁边的基督教公理会老南堂,这是一座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已有350年的历史。坐在教堂里,环视教堂四周美轮美奂的彩色玻璃,聆听前方传来的管风琴圣乐,一种神圣的感觉油然升起。
26日,学者们参观了波士顿地区的几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波士顿是美国的教育中心,拥有美国最多的大学,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著名大学。我们先后走访了波士顿学院、卫斯理女子学院、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美丽的卫斯理学院是一所著名的女子学院,学生宿舍犹如童话中的城堡,诸多名人如宋美龄、冰心、希拉里等都曾在这里就读。麻省理工学院的圆形小教堂令大家印象深刻,尤其教堂内由自然光形成的光柱更令大家赞叹不已。该教堂是由著名的现代主义大师埃罗·沙里宁1955年设计建成,是美国现代建筑的一个代表作,知名度很高。
晚上,研讨班成员参加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基督教团契活动。团契活动在校园的一个活动室里举行,大约有60人参加,主要成员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访问学者等,多数是年轻人。通过现场感受团契活动,我们发现,基督教会对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帮助,比如提供接机服务、找租房、找工作、免费开设英文和中文语言班、职业培训等,这正是基督教能够在美国华人群体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原因。
27日一天,研讨班参加了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在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举办的“宗教的当代作用”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除了研讨班的学者外,还邀请了近10位当地的华人学者、教会人士参加。大家围绕着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加深了对当代宗教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晚上,研讨班参加了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的团契活动,几位信徒向学者们介绍了他们从无神论到基督徒的心路历程。我们发现基督教信仰成为许多华人接触美国社会、融入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来自中国受过无神论教育的理工科精英知识分子来美国后很快成为基督徒,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寂寞是其加入基督教的原初动机,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基督教信仰慢慢变成自觉行为,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
28日,我们参加了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的主日崇拜活动。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是北美最大的华人教会之一,参加礼拜活动的信徒约有近千人。我们与教会的主任牧师潘儒达进行了座谈,了解了该教会的日常运作和发展情况。我们发现教会的奉献使用管理规范有序,每周主日崇拜都会公布上周信徒的奉献款总额,每月初公布上个月在日常费用、差传、慈惠基金、教堂扩建、社会关怀、资产基金等方面的奉献总额、支出总额、本月结存和年度总结等。信徒个人的奉献数额是不公开的,只有教会的司库知道,主任牧师等教会领袖都不知道,这就避免了教会领袖因信徒奉献数额多少不等而产生的厚此薄彼的人际关系矛盾,也避免了奉献数额大的信徒占有话语权的状况。这套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值得中国的宗教界学习借鉴。
四、富有活力的旧金山湾区
28日中午用完午餐后,我们与波士顿华人圣经教会的朋友们道别,乘飞机于当天晚上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湾区。坐落在圣荷西的南湾爱修基督教会是我们在美西的东道主。教会安排我们住在当地的华人基督徒家,让我们有一个近距离接触美国华人基督徒的机会。在湾区期间,教会还安排了两部家庭旅行车供我们使用,教会的三位信徒自愿为我们开车,带我们外出参访。
29日,研讨班的成员在王忠欣博士和旧金山大学荣休教授钱锟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旧金山市政厅、旧金山大学、圣玛利亚天主教大教堂、金门大桥等。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旧金山市政厅。市政厅是建造于20世纪初的一座巍峨雄伟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吸引众多的游人去参观游览。市政厅向公众开放,任何人不需要证件都可以自由进入。一楼大厅有一个巴洛克式的大台阶,看上去美轮美奂,许多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念,也有人在这里举行婚礼,浪漫温馨。旧金山市政府的许多部门如工务局、娱乐委员会、建筑物管理部、艺术资助部、合约管理采购办公室等都在这座建筑物中,我们在各楼层散步参观,也特意来到二楼的市长办公室前拍照留念。
离开市政厅,我们来到钱锟教授曾经任教的旧金山大学。这是一所天主教耶稣会背景的大学,注重本科基础教育,是湾区最早的大学之一。校园里的大教堂庄严挺拔,令人敬仰,内部圣经题材的雕塑壁画装饰更是引人入胜。钱教授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并介绍了学校的状况,该校在中美教育文化交流方面曾起到重要的作用。距离大学不远就是圣玛利亚天主教大教堂,该教堂是一座现代风格的建筑,外表呈现一个立体的十字。教堂里面抬头望去,会看到教堂顶部一个十字架的光线,教堂四周是制作精美的雕刻,表达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教堂里非常安静,有人在祈祷,有人在沉思。
30日上午,我们先在南湾爱修基督教会主任牧师苏景星的办公室喝茶分享,两位教会的信徒讲述了他们的信仰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苦难中信仰所提供的盼望。接着我们启程来到圣塔克拉拉大学,这也是一所天主教耶稣会背景的大学。大学的校园不大,但却非常精致,园林草坪修剪的令人惊艳。校园中心的教堂是一座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古朴简洁,内部的装饰带有明显的墨西哥文化的风格,让人体会到不同的宗教文化。漫步在校园中,我们看到了耶稣会创建者伊纳爵·罗耀拉的雕像,大家围绕着雕像合影留念。
中午饭后,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斯坦福大学。在这座学术宫殿般的校园中我们参观了位于校园中心的庭院。庭院由宽大的回廊连接为一体,中间是纪念教堂。教堂正面墙上方是耶稣基督进入耶路撒冷的马赛克艺术图像,下方刻有“信、望、爱、慈”四个大字,表达了基督教的核心价值。斯坦福大学是19世纪下半叶由时任加州州长的斯坦福为纪念其子,并为加州年轻人提供高等教育而出资创建的一所私立大学,早期免收学费,为美西的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傍晚,我们拜访了华人基督徒企业家岑峰先生,并一起进行了座谈。岑峰先生热衷于中美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初、中级教育很有负担,资助过中国师资的培训。他认为,美国社会现在的精神状态不如上世纪60年代,主要是道德状况滑坡、信仰缺失所致。他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感到高兴,也希望中国能够重视并解决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问题。
31日,我们驱车前往奥克兰,这是与旧金山市隔海湾相望的一座城市。上午我们参观了摩门教教堂、东正教教堂和天主教基督之光大教堂。大家发现,美国近年来新建的教堂在设计理念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堂建筑风格,已经不再局限于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等风格了,而是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元素去构建,材料与技术的运用也极具创新意识,这突出表现在基督之光大教堂上。该教堂采用玻璃水泥外墙,教堂采光极好,都是自然光的照射,非常明亮。教堂内部犹如一个船舱,坐在里面有一种安全、神圣的感觉,使人不禁联想起圣经中的诺亚方舟。
下午,我们参观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分校一向以反叛和放荡不羁著称,与斯坦福大学的循规蹈矩形成鲜明的对比。校园前面的街上常常可以看到流浪艺人,地摊艺术品也是随处可见。在校园大门前方一块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圈,上面的文字宣称这块地方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土地,不属于任何司法管辖范围。伯克利的中心校园不大,但是由钟楼、图书馆和绿草地构成的浪漫景观却常常成为拍摄电影的外景地。穿过校园从后门出去,我们就来到了联合神学研究院,这是由8家位于湾区的独立神学院组成的教育联盟,共享一个总图书馆,有几家神学院就坐落在图书馆周围,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两家神学院。神学院虽然面积不大,但教学楼、行政办公楼、餐厅、学生宿舍、教堂等基本设施一概俱全,其中一个神学院还有一个小型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博物馆,令人喜出望外。
傍晚,我们回到南湾爱修基督教会,与教会的牧师和会众座谈惜别。恰逢台湾著名的六龟山地育幼院合唱团访问美国路经教会,合唱团的小朋友特意为研讨班的学者演唱了几首特色各异的基督教赞美诗,包括那首最著名的《那双看不见的手》,使大家饱尝了一顿意外的精神艺术大餐。
半个月的美国宗教文化之旅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大家一致认为收获颇丰,不虚此行。通过在各地的参访、座谈、交流和观察,大家感受到基督教在美国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也看到教堂遍布繁华的都市、院校、小镇和社区。教堂既是人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空间,承担着牧养、教育、娱乐、服务、慈善等多种功能,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在现代美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一意义去思索,的确,宗教承担着任何其它的社会群体和意识形态所无法完全取代的使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