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日至8月1日,受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之邀,我们五位来自中国不同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为期20天的美国宗教文化暑期高级研讨班。参加今年研讨班的学者为:上海师范大学的汪青松教授、湖北大学的康志杰教授、四川大学的黄金辉教授、西华师范大学的王雪梅教授和四川师范大学的吴其付教授。此次研讨班从太平洋到大西洋,横跨美洲大陆,在美国六大城市中展开。研讨班将学术研讨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边议边走,边走边学,研讨内容丰富,考察视野广阔。研讨班通过学术研讨这一主线,将美国的历史文化、基督教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和科技文化串接在一起,使我们对基督教在美国的影响和意义有了不同寻常的认识和了解。
一、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暑期研讨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打造高水准的学术交流,这届暑期班继续保持这一特色。在我们的行程中,我们几乎在途经的每个城市中都与当地的学者及各界人士进行深入、热烈的学术交流。在波士顿,我们首先参加了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在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举办的“基督教与中国”学术年会,今年的主题是“宗教与平等”。来自波士顿地区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院校的30多位中美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学者们从基督教、佛教、儒教、犹太教、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些宗教对平等的看法,以及在追求平等上的实践。新的视角、新的论证、新的资料、新的体验,使我们的交流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费城,我们访问了以学术严谨著称的美国西敏寺神学院,神学院的三位教授从神学的角度向我们讲解了基督教与平等的关系。著名的新约教授Brandon Crowe为我们所做讲座的题目为“新约圣经与平等”,他从新约圣经中耶稣基督的教导出发,解释了基督教关于平等的思想。曾经在台湾生活过的韦戴安博士用汉语为我们做了“上帝面前的平等”的讲座,她指出上帝是人类能够达到平等的前提,只有在上帝面前,人类才会有真正的平等。资深神学教授溥伟恩博士用他扎实的科学思维功底向我们介绍了“平等的圣经基础”,重点讲述了圣经中有关平等的思想。神学院院长李白轲教授也参与了这些讲座,并与大家座谈交流。
在西海岸的洛杉矶,我们参加了恩福基金会举办的“基督教与中国化”学术交流之夜,来自美国各地的4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中国著名的基督教研究专家何光沪和高师宁教授为大家做了专题讲座。何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若干表现,认为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就是基督教自然而然的本土化即中国化的过程,所以不需要刻意强调基督教中国化。在景色宜人的圣地亚哥,一个专门推动思想对话的学术团体“井边餐叙”特意为我们组织了“宗教与平等”学术研讨会,三位当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宗教与平等的关系。黄敏杰先生首先通过文学小品,带领我们回顾了美国早期的黑奴制度,以及1860年代的废奴运动。他指出,美国实现黑奴解放、种族平等,离不开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基督教信仰对化解种族的仇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姜保健先生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对平等的看法,特别分析了平等和不平等的来源,为大家开启了一个思考的新视角。圣地亚哥亚裔平权会会长Frank Xu博士向我们介绍了美国亚裔,特别是华人在争取美国各族裔平等权益中所做的努力。他指出,平权会的理事中有不少是宗教信仰者,宗教信仰在推动平等权利运动中功不可没。
除了这些正式的学术研讨,我们还利用各种机会与当地的学者和精英互动交流。在洛杉矶华人工商人士岑峰的家中,我们与几位牧师探讨神学问题;在旧金山南湾爱修基督教会,我们与曾在台湾东海大学任教的苏景星牧师畅谈哲学与信仰;在旧金山大学的校园里,该校荣休教授、生物学家钱锟博士向我们讲解科学与宗教。无处不在的交流与探讨,让我们每天都处于兴奋和思索中。
二、年轻厚重的历史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它是镌刻在广袤大地上的文化景观,是孕育民众国家认同与民族情感的力量源泉。波士顿和费城,作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发源地和美国国家的缔造地,承载着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我们的历史文化考察,就从波士顿开始。
波士顿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名城,耳熟能详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和“莱克星顿枪声”就发生在这里。在莱克星顿镇和康科德镇,坐落着美国民兵国家历史公园。作为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公园依然完好的保存着当年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格,康科德镇的老北桥、从莱克星顿到康科德的战斗小径,不时把我们带回当年激战的场景。在公园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重温美国的革命历史。在公园里,随处可见身着独立战争时期民兵服装的志愿者,他们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乐此不疲的为大家提供导游讲解,或与游客合影留念。 游客中心内有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影视小剧院,可以观赏到《莱克星顿枪声》的纪录片,使游客瞬时回到200多年前的美洲殖民地。
费城是美州殖民地宣告独立的圣地,这里有福吉谷遗址,还有世界文化遗产独立宫和自由钟。在费城我们见到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李白轲博士,他是美国普罗文思学会会长和美国西敏寺神学院院长。李白轲教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才艺双全,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著有《自由钟与美国精神》和《华盛顿的圣火》等著作。我们在费城期间,李白轲教授不辞辛劳,全程陪伴我们,向我们讲述了一般美国普通民众都不了解的美国独立战争历史。在福吉谷,李白轲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华盛顿将军带领美国大陆军卧薪尝胆、积蓄力量、扭转乾坤的传奇经历。在国家宪法中心,他为我们介绍了美国三权分立国家制度诞生的曲折历程。在费城的历史文化街区,特别是在老邮政局,他讲述了美国著名发明家、实业家、政治家富兰克林的趣闻轶事及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在独立宫和自由钟,他从自由钟的历史与理念出发,给我们解释了自由钟的创意、铸造、运送、破裂、修复和敲响的历史过程。自由钟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它是美国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为第一次宣读《独立宣言》而鸣响,为合众国宪法通过而鸣响,为华盛顿的逝世而鸣响……
三、引向崇高的教堂文化
今天的美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基督新教为主体,天主教、东正教、摩门教并存的格局。基督教的教义与信条,已成为美国民众道德约束与行为规范的准则。教堂是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圣经,彰显着基督教永恒的精神信仰。教堂建筑和艺术主题蕴含着世人对上帝之光的永恒追求,体现了基督教的垂直宇宙观与现世生活的完美结合。美国有30多万座教堂,遍布于城镇与乡村。在这次研讨班的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教堂,包括波士顿的公园街教会、三一教堂、纽约的圣约翰神明大教堂、圣帕翠克大教堂、费城的基督教会、洛杉矶的马鞍峰教会,圣地亚哥的和平王子修道院、大十字架,旧金山斯坦福大学的纪念教堂、摩门教教堂、东正教教堂等。这些教堂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有的坐落在城市中心,成为闹市中的一处心灵港湾;有的坐落在乡野山巅,成为僻静中的一处修炼圣地;有的塔尖高耸,成为人与神沟通的桥梁;有的穹隆圆顶,成为人神合一的栖息所。在无比恢弘的教堂建筑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堂有三个:一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教堂,一个是洛杉矶的水晶大教堂,还有一个是奥克兰的基督之光教堂。这三座教堂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神圣与世俗的典范结合,反映出了基督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堂是由埃罗.沙里宁设计,他用简单的圆柱体外型设计达到了内部给人强烈震撼力的视觉效果。教堂掩映于树林中,没有窗户,外面有一圈低矮的拱饰,还有一圈深浅相宜的小护河。在教堂内部,设计者十分注重光的细节,在白色大理石祭坛上方有一长串的金属挂件,挂件从天窗挂下,吸收和过滤从天窗照射下来的光线,闪闪发光,形成一片光的瀑布,光瀑好像一个动态的灯箱,不断改变教堂内部的光影效果,如同圣光,产生出强烈的视觉效果。设计者通过对光影的塑造,创造了言语不能描述的精神空间,营造出了震撼力极强的宗教体验氛围,而这些效果是完全不能从简单的外部空间感受到的。
水晶大教堂坐落在洛杉矶的橙县,被誉为“人间伊甸园”。教堂由二十世纪著名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设计,是宗教建筑中开天辟地的创举。教堂由10000多个安装在金属框架上的银色玻璃窗组成,远远望去像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巨型水晶。教堂周围是一个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雕塑公园,雕塑作品散落在鲜花绿草之中,欣赏完这些雕塑,你对圣经的内容就有了初步的了解。水晶大教堂可容纳一万人,1980年投入使用,随后的35年里,经历了无可复制的繁荣。大教堂每周的敬拜活动在全球现场直播,吸引世界上数百万人收听,最多时有两千万观众。2006以后,教堂内部的管理出现问题,导致债务危机。2011年,教堂被易主转卖,出售给天主教奥兰治县教区,成为加州橘县120万天主教徒的属灵家园。不管教堂的归宿如何,前去参观的人总会想起大教堂的创办人罗伯特·舒乐牧师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设计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心灵的灯塔,是引导人走向成功的信仰。有了崇高的梦想,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奋斗就会变成壮举,生命就会创造奇迹。” 这个激励了无数人的励志名言,至今还在被人们广为传诵。
基督之光大教堂位于美国加州奥克兰市中心。教堂设计为玻璃幕墙覆盖下的船形造型,象征圣经中的诺亚方舟。教堂集天主教传统与现代美感于一体,教堂大殿的两侧是数间风格各异的小礼拜堂,坐在教堂中向高空望去,仿佛坐在诺亚方舟里。作为重要的礼拜场所,基督之光大教堂带给了人们心灵的慰藉、灵魂的新生和远离俗世的片刻歇息,它是平凡世界中一个独特的庇护之所和精神新生之所,是文化功能和市政功能的高度融合。
基督之光大教堂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营造出明亮和空阔的空间效果。大教堂在材料运用上极具创新意识,使用的材料包括胶合层积木、暴露型钢筋混凝土、高强度抗拉型钢、铝和玻璃,通过高效的结构造型创造出轻盈和明亮的效果。教堂的设计具有非常超前的环保理念,除夜间活动外,教堂照明完全依靠日光,其亮度达到了令人惊奇的水平。基督之光大教堂体现出了高超的设计艺术和宗教朝圣意义,是宗教建筑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典范之作。
四、活力四射的大学校园文化
美国的大学历史悠久,不少大学在美国建国之前就已经存在,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早期的美国大学深受英国的影响,多为封闭式校园,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开放型校园。在美国20多天的行程中,我们考察了很多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圣地亚哥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旧金山大学、圣塔克拉拉大学等。这次大学校园考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美国的大学对世界各地的学子充满了深深的吸引力,二是美国的大学校园异常漂亮,展现出高超的校园规划水平和深具内涵的校园文化。
我们在参观美国的大学时,常看到成群结队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校园。这些学生都是希望通过对学校的实际了解来申报这些大学。其中,来自中国的学生最多,他们大都是高中学生,在学校统一组织下来美国大学参观,其目的是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美国的大学教育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美国大学校园展现出生态自然、开放聚合、多元统一、个性鲜明的特征。校园在景观设计上非常注重对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利用,因地制宜设计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极美画面。油绿的草地,茂密的树林,湛蓝的天空,洁净的空气,随处可见的小松鼠,以及草地上悠闲的人群,形成了景观的共同特征。美国大学是开放性的大学,校园一般没有围墙,也没有壮观的大门和复杂的装饰。校园景观设计以便利性、人性化为导向,布局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校园景观设计非常注重个性展现,如独具特色的教堂,学校创始人雕像,彰显学校精神文化的雕塑小品。
教堂是美国大学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色景观建筑,是一个兼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空间组合体。美国的大学几乎都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有些是直接由教会大学演变而来。教堂不仅是美国大学文化遗产的代表,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如斯坦福大学纪念教堂,这是一座拱廊环抱、浮雕精美、深邃静谧的教堂,金色马赛克贴满整个墙面,金碧辉煌的褐黄色,给人简洁、大气、清爽的感觉。哥伦比亚大学边上的圣约翰神明大教堂,它那典型元素——彩色玻璃花窗和门窗上那漂亮的岩石雕塑,无不显示出教堂的文化魅力。
走在优美如画的大学校园里,心潮澎湃,思绪放飞。我们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追寻中美联合培养学生的历史过往,在波士顿大学倾听马丁·路德·金不懈奋斗的励志故事,在麻省理工学院见证科技与社会的水乳交融,在哥伦比亚大学体验艺术般的校园殿堂,在圣地亚哥大学鉴赏校园景观的美丽多姿,在斯坦福大学体会慈善推动科学发展的伟大壮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见识诺贝尔奖学者的荣耀与至尊,在旧金山大学醉心于中国古代天文知识的异域绽放。这些多彩的校园经历,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永远留存的记忆。
五、多姿多彩的科技与城市
美国科技世界领先,有众多享誉全球的高科技公司。在今年的研讨班中,我们特别参观了位于硅谷的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脸书公司等。苹果公司的总部很大,但却不是通过高楼大厦来体现的,也没有什么典型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有苹果产品的体验店,最新研发的产品,既在这里展示,也可以供游客购买。我们在体验店里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其中最多的还是中国游客。在我们考察期间,苹果公司新的办公大楼基本成型,外形如同一艘太空飞船,这是乔布斯生前亲自参与设计的苹果 “飞船总部”、“太空总部”,非常具有创意,体现了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那就是坚持创意探索,要探索宇宙未知领域和无限的奥秘。基督教的创造思想对美国高科技的创新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离开这一背景,对美国文化创新能力的理解就会缺少一个重要维度。
除了到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参观外,我们也目睹了城市很多著名的宗教、文化、历史景观,如波士顿的麻州州政府金顶大厅、自由树地标,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华尔街、时代广场、以及重修的世贸大厦,洛杉矶的好莱坞,旧金山的市政厅等。美国的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宗教历史人文底蕴的挖掘与展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每座城市中造型各异的教堂建筑、不同时期的建筑群、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多样化的自然景观、景色宜人的河流、人工设计的园林湖泊、各种主题雕塑、城市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地,再加上充满活力的商业设施,构成了城市鲜明的人文景观,赋予了城市独特的灵魂与生命。
20多天的研讨班很快就过去了,但对美国宗教文化的了解和印象却深刻在我们心中。回味研讨班中的所见所闻、所议所学,让我们再次感悟到“行万里路”的珍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