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文库 > 论文:科学与宗教论文 > 正文

《旧约》中的生态伦理学

林季杉 (湖北大学)

一、 人不是自然的主人,只是自然的看护者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上帝才是自然的主宰,而不是人类。

《圣经·创世记》一章一节到二章三节是基督教上帝创世论的圣经基础,基督教认为上帝用六日从无中创造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有。这两章经文至少为基督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以下重要观点:其一,大自然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才是大自然的真正的主宰;其二,人只是被造物中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唯有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因此人比万物更本有上帝的美德;其三,人生来就肩负管理大自然的神圣使命,这是人的荣耀也是职责所在;其四,自然界的运转是有规律的,世界是有秩序的,其中的各种生物、动物是各从其类的;其五,动物和人都是蒙上帝赐福的,最初上帝赐给人的是纯粹的素食,人并不以动物为食,上帝赐给动物的食物是青草,这暗示着起初世界上甚至不存在肉食动物,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没有杀戮,而是和谐共处;其六,上帝看一切的受造物都甚好,上帝热爱并欣赏着万事万物;最后,上帝注重安息日,将休息的日子定位神圣的日子,表明了上帝提倡休养生息,上帝需要安息,人需要安息,万事万物需要安息,安息是世界运转的动力。设立6天工作、1天休息的模式是上帝对万事万物最明显的关爱。

二、 罪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

基督教认为被罪伤害的人神关系的破裂带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扭曲。

《创世记》三章记载,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实,之后上帝来寻找他们,他们却因为害怕隐藏了起来。面对上帝的质问,亚当把自己犯罪的责任推脱给女人乃至上帝:“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12节)上帝即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17-19节)。并且上帝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

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到亚当夏娃犯罪的直接结果就是他们之间的“二人成为一体”的美好关系开始被动摇,亚当把自己犯罪的责任推给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乃至赐给自己生命的上帝。而上帝也预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因为罪而失去了和谐:过去人以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菜蔬、树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果子为食物,如今必须在大地上辛勤耕耘、劳苦终身才可以糊口;过去地里长出的是供人类和动物食用的果蔬、青草,如今地里同时还要长出阻碍果蔬、青草生长,阻碍人类和动物获得食物的荆棘与蒺藜,大地作为供养生命的本质被异化了;过去没有杀戮,如今人开始用动物的皮子来做衣裳,掩盖自己也无法坦然面对的身体。

三、 自然也要休养生息:从“安息日”到“安息年”

上帝借助安息日提醒人类:上帝并非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创造世界,上帝什么也不缺,上帝也不是为了创造本身去创造,上帝创造世界动力是爱,目的是为了实现上帝人互爱、与人共栖其乐融融的美好;上帝也借助安息日提醒人类:人不是为了劳动而劳动,劳动是手段不是目的,劳动是人类价值的实现的方式之一,而不是为了赚取利益欲罢不能的自我奴役,人类应该学会休息如同学会劳动。与其他节日不同,安息日是上帝和人类共同的节日,上帝专门预备一个时间,让他的创造物在他面前整体展现,让他所爱的受造物与他共同欢乐、共享安息,让所有他关爱的创造物靠其自身成其所是。安息日是和平的象征,是破损或伤害一同被修复的象征,包括人类和自然,包括肉体和灵魂,他们都在这一天都将因上帝的存在而得到安息和拯救。

上帝不仅仅为人类设立了安息日,还为以色列人进一步设立了安息年,在《利未记》二十五章耶和华在西乃山又对摩西说:“ 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赐你们那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不可耕种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园。”

根据“安息年”的规定,以色列人每过六年就让土地休耕一年,并让所有奴隶、雇工、外侨、以及所有牲畜得到休息和照顾。莫尔特曼认为《圣经》中的安息日及安息年的这些观念是上帝维持生态平衡的原则。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安息日、安息年为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良性运转提供了重要伦理支持。

四、 禧年与生态危机的基督教修复模式

上帝在安息年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设计了禧年:“你要计算七个安息年,就是七七年。……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第五十年要作为你们的禧年。这年不可耕种;地中自长的,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因为这是禧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吃地中自出的土产。这禧年,你们各人要归自己的地业。你若卖甚么给邻舍,或是从邻舍的手中买甚么,彼此不可亏负。你要按禧年以后的年数向邻舍买;他也要按年数的收成卖给你。年岁若多,要照数加添价值;年岁若少,要照数减去价值,因为他照收成的数目卖给你。……我的律例,你们要遵行,我的典章,你们要谨守,就可以在那地上安然居住。……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未记》8章8-23节)

从以上经文我们看到上帝通过禧年赐给人两项主要的福份是恢复人的自由,各人产业得以归回,不管穷人富人,人人重新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人与人在经济上、资源上最终应该是平等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原本就是平等的。人不是世界的源头、也不是世界的主人,人人都只是世界上寄居的客旅,只是暂时的管理者。上帝在第五十年,使百姓得到赦罪,而且免去劳苦,无须在汗流浃背下,便能从土地中得到充足食物。禧年象征着伊甸园的复得,禧年使人们预尝天国的滋味,禧年以有限度却真实的方式,预示了上帝的子民在将来的永恒产业和福气。

禧年也提醒人们,生态危机根源于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危机。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是上帝所热爱,却同为罪所伤害,共同沦为被拯救的对象,在最终被赎之前彼此应惺惺相惜,共同等待新天新地的到来。(参《罗马书》8章21节)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