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宗教与科学的宇宙观
1、世界是从哪里来的?
由于哲学、宗教与科学的思维对象及其思维方式不同,因而二者对于宇宙的结构与形态,就会产生出来不同的理论观点,这亦是人类理论发展的正常现象和必然的过程。
在古希腊,哲学与宗教和科学基本上是难分彼此的,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提出的各种“始基”观点就是为了解答世界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终极性问题。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始基”即为“万物所从出者”,万物从“始基”产生,分解后又复归于“始基”,所以“始基”是万物的总根源。如果把“始基”作为“物质”来理解,那么物质在这里起的作用最大,它是世界的本体、本原或终极原因,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总根源。在古希腊时代,这种对于世界“始基”的物质性理解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信仰的缘故,上帝被人们看作是最高的存在,是世界的最初创造者。这种宗教的世界观在中世纪影响了西方人的思想观念达千年之久。但是到了启蒙时代,一些具有宗教批判精神的人们就尖锐提出:世界究竟是被一位人格神所创造的,还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唯物主义者试图用物质自身的发展运动来说明世界的原因,证明自然世界并非是神造的,而是原来就有的;而另一些虔信宗教的人却试图用一种设计论证明来说明,整个世界就如同一个钟表一样,是一位高明的设计者(上帝)的杰作。这里的分歧的焦点在于,世界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如果把“物质”当作世界的本体,世界就是从一堆原始物质中产生出来的;如果把上帝当作世界的本体,世界就是从上帝中产生出来的。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以外没有别的东西。世界万物,宇宙天体、时间空间、生命机体,直至人类及其精神、意识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形态和产物。宇宙或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在一般唯物主义乃至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都是最高的范畴,它处于本体论的最深层次,预先决定着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制约着哲学的所有其他范畴和规律。它和基本表达方式是: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认为,意识第一性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着物质。唯心主义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说成是神的精神或人的精神的产物,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由某种精神性的终极实在——上帝或者“绝对精神”所主宰。如果说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建立在一种朴素的常识意识之上,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则是把人类精神或一般概念加以客观化和绝对化的结果,即通过抽象思维把将这种精神或概念上升为不仅脱离人的头脑、而且也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将其神化和偶像化,从而在本质上与宗教信仰相融通。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就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上帝是什么?人们想象中的上帝是超自然的和精神性的终极实在,但是谁也没有在经验世界中找到上帝存在的确凿证据。在《圣经》的开篇之处就讲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但是这种说法的困难之处在于,基督教的神学理论始终未能有效地证明上帝的存在。而当唯物主义者坚持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物质的时候,他能够在经验世界中找到大量的证据,并且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证实自然世界的物质性。在一个有限的经验世界中,物质的作用随处可见,但是上帝的身影却难以寻觅。但是,经验的证据虽然不支持上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它却同样也不足以否定上帝在超自然世界中的存在。正如康德所强调的,经验世界的证据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上帝在另一个超验世界中的存在。因此,这种超出科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上帝存在问题,看来只能付诸于信仰。
2、宇宙世界的存在形式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世界是物质,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物质的运动形式是无穷的,时空也是无限。但是从科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说,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很明显,上述两种观点之间存在着矛盾。
要证实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应该从客观的实际出发,不能仅靠思辨和传统习惯来表达。可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迄今为止,人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结论更多地是建立在哲学思辨而不是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唯物主义强调时空无限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上帝从宇宙中排斥出去。然而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一个有限的宇宙,也并非一定会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主张一个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现代宇宙学中最具有说服力的大爆炸理论,也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膨胀的封闭世界。但是这些主张时空有限的宇宙理论并没有导致上帝存在的结论。
那些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们,无非是从物质自身的特点来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并不是求助于物质之外的精神力量。尤其是那种脉动宇宙模型理论,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物质既不可创造也不会消失。该理论的基点阐述了我们的宇宙源自于上一代宇宙的末日,现在的宇宙结局则为下一代宇宙开创起点,每一次的宇宙模式都不尽相同。这种观点避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宇宙图景,也消解了上帝创世说。
哲学的宇宙概念,与作为自然科学一个分支的宇宙学的宇宙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哲学理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科学理论却认为宇宙是有限的。那么二者谁是谁非呢?实际上,二者的观点各有其不同的论域。哲学关于宇宙无限的观点是通过抽象思维而演绎出来的结论,而科学关于宇宙有限的观点则是通过对自然现象进行观测而推导出来的结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都已经超出了经验的范围,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层面。因此,在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表面上的矛盾,但是在实质上,它们都不过是对宇宙整体的一种哲学思辨而已。
二、宗教信仰的文化学意义
1、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宗教
在人类历史上,宗教和哲学的关系,虽然时有冲突和矛盾,但是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为它们都关注于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例如,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领域里,往往可以看到宗教与哲学相通的地方,二者都十分关注诸如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必然秩序与自由意志的意义与目的等问题。在有限的人生里,人们时常会感受到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困惑,这一切构成了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在短暂的有限的人生里,人无时无刻不渴望、寻求着无限与永恒。在困惑之中,人类找到了宗教和哲学这两条通道。通过宗教与哲学,人超越了有限的人生,进入永恒的无限之境。对于这些共同的方面,尽管哲学与宗教在解释上存在着思与信的差别,但它们对人类所提供的“安身立命”的功用却是相同的。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诞生之日起,就为人们提供了一套理解世界、理解自身、理解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意义系统,宗教一旦成为人们的世界观,就会影响人们在如何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文化环境,往往会产生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多元化的,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人没有西方人的那种宗教狂热。中国人信仰神灵,其目的是要落实到现世的道德伦理,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而不在乎神本身是什么样的。所以中国人从来认为,信不信神都是自己的事,从不去干涉别人,自己也从不愿被别人所干涉。有了这种观念,自然就不会产生宗教狂热。中国人从不奢望永生,最多只相信轮回,一个人此世的福祸与上世的德行有关,而此世的善恶又与来世的境遇有关,如此循环不休。所以中国人不相信口头的悔过,更看重实际行动。信神信鬼的目的只在于道德教化,即所谓的“神道以设教”。
但是西方基督教信仰的特点则在于悔罪,通过悔改而获得灵魂的永生。耶稣明确表示:无论世人犯了什么样的罪,只要诚心忏悔,把心灵中的罪孽向神诉说,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通过向神诉求,人就获得了轻松,他的心灵就得到了净化。按照基督教的说法,由于亚当夏娃的堕落,我们人在本性上就是邪恶的,因此我们无法自己拯救自己,只能依靠基督耶稣的救恩,我们才能摆脱罪恶的苦海,从而超越死亡,走向永生。
可见,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很大差异,在这里我们不能说哪一种宗教信仰更好。西方宗教里的神看似是神,其实是人,耶稣的死亡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变,只有人才会死;而中国庙宇里的神却高高在上享受着人间烟火,他们从来不会背起十字架。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向神倾诉自己的罪孽和希望;中国人进庙宇则是为了办成某件事,向神祈求,献上供品,贿赂神灵。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解脱精神灵魂上的罪感;中国人进庙宇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西方宗教的神代人受难,为的是解除人民的苦难;东方宗教的神却在独自享乐,任凭信仰他们的人民受苦受难。
2、宗教信仰与唯物主义信仰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天然禀赋,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万物命运的一种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也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的整体性的反思。
宗教是人类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家园,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具有思想意识。人不可能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追求,任何时候人都需要有精神意志的支撑,所以人不能没有理想信念来维持现实生活。正因为如此,在当今世界,有人信仰宗教,也有人信仰唯物主义。
信仰宗教者,其灵魂找到了一个栖息之地,心灵也有了交流沟通的载体,宗教起到了规范其言行、感化其良知的作用,宗教使虔信的人们找到了心灵寄居的最后家园。正因为存在着上帝、真主、梵天等终极实在,信仰者才有了可以袒露胸怀、真诚倾诉的对象。正是通过这种灵性倾诉和精神交流,有宗教信仰的人们才变得坦然、自信、乐观和坚守道德。
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神,因此他们大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包括某些政治理想信念如乌托邦。但是他们也会像相信宗教一般去笃信它,不惜代价地为之而奋斗。其实这些理想信念对于他们就相当于宗教,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基本支撑点,也是他们心灵慰藉的最后园地。因为有这些信仰,他们相互团结彼此挚爱,同甘共苦勇往直前,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不少奇迹。
可是一旦当他们终于发现了乌托邦的虚幻并最终抛弃了这种理想信念时,可能会迎来另一种境况,那就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群可能面临的情形。他们也许会在一个短暂时期里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无羁和快乐酣畅,但这种无限之轻里面却蕴涵着无形之重。
没有了理想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同时也是危险的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天马行空。他们可以毫无诚信,为所欲为,只求结果而不择手段;他们可以欺瞒坑骗,不顾廉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他们除了自己之外,什么也不相信,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责任感。由这样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唯功利主义的社会。
3、辩证地看待宗教
宗教信仰首先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它对于社会的作用,对于理想愿景的诉求,往往是借助于宗教道德的信仰化。道德的信仰化是对人生最高价值理念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和把握,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种核心文化价值。与一般的非信仰化的世俗道德相比,信仰化的道德,其特性在于它的超越性和神圣性。信仰的超越性能把人们从其身处的物质世界提升到灵性世界,从现实世界提升到理想世界,引导人们追求一种与世俗利益无关的终极价值。
因而,道德的信仰化是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它能指导、修正、支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个人而言,崇高的、包含有终极指向的道德信仰,不管是宗教性的还是世俗性的信仰,都能形成个人行为的指南,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对于社会而言,美好的道德信仰,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臻于和谐完美之境。因此,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宗教文化的这种道德信仰作用是可以期待的。这对于修正当前过度实用化、庸俗化的社会文化取向,以及拜金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化解诸如人文精神的失落、信仰的缺失等社会难题,都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经济实力蓬勃发展,但是社会道德状况却明显滞后,出现了主体信仰缺失、人文精神失落、社会道德判断标准混乱,道德水准普遍下降等情况。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世俗化、功利性、庸俗化的浮躁氛围浓郁,而具有神圣性、崇高性、超越性的终极价值追求却非常匮乏,当代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遭遇到了不和谐的时代难题。
对于这一时代难题的化解,仅仅依靠法律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加强道德建设固然是一条解决之道,但是依靠政治意识形态来维系的“外在的”思想道德体系显然已经不足以应对社会中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也不能适应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以“内在的”信仰化道德来弥补这种不足,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由于内在信仰(包括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敬畏之心,既可以使人无限膨胀的私欲得到收敛,又能够纠正拜金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此外,宗教文化本身通常都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推动宗教文化的作用来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提升中国现代文化的包容性和渗透性,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