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文库 > 论文:基督教研究论文 > 正文

基督教的“三重生命”观

聂 萌(贵州大学)

内容摘要:基督教的生命观包含出生、重生与永生三重维度,它直面人出生之后的两大困境——漂泊与死亡,揭示这源于罪的破坏,并指出修复的唯一路径,即藉由重生调转脚步,迈向永生。

基督教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所有问题的宗教。人生在世,有三大问题挥之不去——“你从哪里来?来这里做什么?又要到哪里去?” 基督教没有存疑,也没有回避,而是很明确地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而且,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融合在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里,那就是“什么是生命”。基督教的生命观包含出生、重生和永生三个层面。

关于“你从哪里来”,基督教的回答,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受造”二字。圣经旧约这样描述道:“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作‘我被造的肢体尚未有其一’),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1]在这里,用到很多完成时——“已”、“早已”、“都”,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出生是在一个先于它的计划中的,是在一种确定性中的。它不是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我们是被“抛入”这个世界,在一种无奈的偶然性中挣扎存活。恰恰相反,基督教认为,在我们进入这个世界之前,在我们的目光与这个世界的光相遇之前,有一段非常神秘的“创造”时光。上帝在这个向世人隐藏的“作坊”里,也就是母腹里,为这个生命在世的一生已做好全部的安排,我们在世的生命是在一种完成时里面展开的,它不是从未知通往未知,而是从已知通往已知。

关于“来这里做什么”,换个问法,也就是“在世的生命意义何在”?基督教的回答,我们仍然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个字——“悔改”。基督教认为,我们的生命从人类的始祖亚当以来,已经被不可救药地玷污、扭曲了。因为撒旦的引诱,因为人的贪欲,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那个神为他们所造、与他们同在的“快乐的园子”,且园子东边的道路被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和基路伯把守,人不能返回。从此人生变成一段“漂泊在外”的苦涩旅程,往昔那永恒、和平、喜乐的美好景象刻在灵魂的记忆里,人想尽办法回归,却只能以半途而废或自欺欺人告终。如同在黑暗中向着想象的光明徒劳地摸去,上演着荒诞的悲剧。《创世记》第三章的这个转折,是所有人无法逃避、无法逆转的生命之殇。人类坐在死荫之地,呼唤着转机的来临。正如挪亚的父亲在给儿子起名的时候发出的叹息:“这个儿子必为我们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2] 在日复一日、一代又一代的无止境的劳苦中,在一遍又一遍目睹生而复死的冲击与失落中,人无时无刻不在盼望“重返伊甸园”。正如奥古斯丁所言:“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怀中,便不会安宁。”[3]

其实从人犯罪堕落的那一刻开始,上帝已经开始了祂的拯救计划。祂所堵上的通往生命树的路口,将被一条漫长、曲折、悲壮而宏伟的救恩之路所取代。祂亲自开辟了转回永生之路,一头连接着祂所牵挂的浪迹天涯的罪人,一头连接着祂为他们预备与他们永远同在的居所。当人踏上这条救恩之路时,就意味着他抓住了重生的机遇,踏上了回归永生的旅程。

我们常常使用“重生”这个词指人生从某个苦境中脱离出来,仿佛人没有在一次灾难中死掉就等同于重生。但是在基督教里,重生有着更为特别和具体的定义。《约翰福音》中,有一段专门谈论“重生”的对话。一个名叫尼哥底母的法利赛人来向耶稣请教神国的事。耶稣便向他启示“重生”的奥秘。“耶稣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尼哥底母说: ‘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 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 耶稣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4]

首先,耶稣指明了重生的必要性,“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也就是说,重生是重返神国——也即重获不死的生命的必由之路;尼哥底母便追问什么叫“重生”,显然他只明白人的出生那一层意义的“生命”,他需要启示才能明白何谓“再次出生”。耶稣回应了他的疑问,祂说重生不是“从肉身生的”,而是“从灵生的”。换句话说,这一层意义的生命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源头,拥有完全不一样的品质,也通向完全不一样的归宿。正如《彼得前书》所言,“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藉着神活泼常存的道。”[5] 种子不一样,长出来的果实也不一样。此前那能朽坏的种子长出会朽坏的生命果实,现在那不能朽坏的种子就会长出不会朽坏的生命果实。

接下来,《彼得前书》做了更清楚的说明,“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6]这个比喻生动地诠释出肉身生命的特点,这生命固然有其活力,甚至也会绽放出灿烂的荣耀,但荣耀终会熄灭,活力终会枯竭,原因在于它的种子是可朽的。重生的种子却不一样,这种子就是“主的道”——世间惟一能永存之物。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可见的物质是真实的,别的都是虚空。圣经却说,承载万物的天地都是要废去的,“我的话却不能废去”[7]。《彼得后书》甚至说,“现在的天地还是凭着那命存留”[8],天地暂时被保留也是由于祂话语的托住。正是这“活泼长存”的道成为人重生的种子,从而使生出的生命具有永恒的特质。

在这几段论及“重生”的话里,有几个与重生有关的关键词——水、灵与道。“水”象征着洁净、挽回。“灵”凸显与“肉”的对比,耶稣把“从圣灵生”这件事比作不可捉摸的风,主要是为了强调这不是一件人的头脑能思量清楚的事。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人只能被动领受,却无法主动领会的“奥秘”。中世纪第一位经院哲学家安瑟伦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除非我相信,我就不会知道。”[9] 理性可谓人最为突出的一种能力,然而,在被理性浸润过的中世纪神学里,安瑟伦依然强调理性的被动性。这种被动性凸显出受造物与造物主之间无法弥合的距离。同时也是基督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成佛”与“称义”,一个强调人的主动修为,一个强调人的被动“蒙恩”。“道”则表明了重生具体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重生的生命有什么样的特点,《彼得前书》的另一段经文里有更清楚的说明。“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10] 重生的生命跟肉身生命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有永生的盼望。肉身生命是一个背负原罪重担、承受死亡工价的生命。而重生生命却是一个被修补以后的生命。这个修补的意义就是,从前那个使生命丧失的破口被堵住了。从此,人可以“向罪而死,向主而活”。如果说出生是生命从隐藏到可见的改变,那么重生就是生命从失败到得胜的改变。它是一个趋势上的扭转、方向上的回归,是从亚当犯罪以来,人类经历到的第二件生命攸关的大事。从此,人类不必俯伏在从生到死的命运之下,这条锁链的必然性已经被打破,人类的生命出现了另外一种可能。正如圣经新约上所说的:“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11]这个对比凸显出两种生命的差异性——一个走向衰残,一个走向生长。

重生的生命因着摆脱必死结局、重获永生希望而自然地在今生涌出喜悦,这是它的另一个特点。奥古斯丁这样描述他重生以后的喜悦:“我以整个的我投入你的怀抱后,便感觉不到任何忧苦艰辛了;我的生命充满了你,才是生机勃勃。”[12] 当我们出生时,伴随着多人的喜悦;可是牵挂着奥古斯丁罪身尚未得救的母亲,常常为他哭泣,直到他从上帝这里重获新生的时刻,这位母亲才破涕为笑。这是一位母亲迎来儿子的重生,并且这个新生会带来他的永生。我们可以想象到她难以言喻的喜悦,恐怕比儿子肉身的来临还要强烈!奥古斯丁如此描述母亲听闻花园奇迹后的反应:“她听了喜形于色。我们叙述了详细情节,她更是手舞足蹈,一如凯旋而归,便向你歌颂,‘你所能成全于我们的,超越我们的意想,’因为她看到你所赐与我的远远超过她长时期来哀伤痛苦祝祷的。你使我转变而归向你,甚至不再追求家室之好,不再找寻尘世的前途,而一心站定在信仰的金科玉律之中,一如多少年前,你启示她我昂然特立的情景。她的哀伤一反而成为无比的喜乐,这喜乐的真纯可爱远过于她所想望的含饴弄孙之乐。”[13]这位曾以身体之苦孕育儿子肉身的母亲,复以心灵长久的忍耐,以祷告为儿子战胜罪恶争战,最终见证了儿子灵魂的新生。所有的辛劳与泪水都被胜利的喜悦冲淡。

神以恩典召唤,人以悔改回应。如此,人踏入了重返伊甸园之路。在走上歧途之后再一次调转方向,获得了耶稣基督用他的生命为我们成就的第二次生命。基督教认为,在世的生命如果不经过重生,只能彰显生命的失败,至终的死亡将虚化一切在世的辉煌,使追求各种价值的努力、甚至追求永恒的努力都沦为笑柄,正如«圣经﹒传道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14]。因此,重生构成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成为人在世所能经历的最重要的事。

如果说重生回答的是此生如何度过的问题,那么永生就是回答此生走向何处的问题。基督教认为,当基督胜过死亡,此生的终点就变为一个分叉路口———通往永生或永死(第二次的死)。“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15] 凡是在世悔改,领受了重生恩典的基督徒,都将在人生的尽头通往永生,而不是永死。换句话说,他们的生命将一直延续,从出生到重生再到永生,生生不息。因此,对此生结束的描述就成为“睡了”——生命的一种状态,而非生命的对立——死了。“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16]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17]。 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此生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哪有精力和必要去追究生命的归宿呢?齐宏伟却认为,真正的逻辑应该反过来,“未知死,焉知生”,“一个人只有知道了死是怎么回事,才明白生是怎么回事;一个人只有知道了最终目的地是哪里,才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18] 他的看法颇有见地。假装死亡不存在,不过是自欺欺人。明知有死亡,人还能纵情快乐,也不过是一种在无奈情绪下的权宜之计。真正摆脱绝望与忧愁的途径就是直面死亡的现实,追究死亡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借用他的一个比喻。一个人欢喜快乐地搬进了一座别墅,他这辈子只能住这座别墅。这人打算好好装修一番以便好好享受,却获知一个确切的消息:这座别墅里有一颗定时炸弹,一般是七八十年以后爆炸,当然也可能下一秒就爆炸了!他是先装修、买家具,还是先找出这颗定时炸弹呢?齐宏伟说:“当然不会!但凡有一点希望和机会,他的第一要务就是找到炸弹并排除它!”接着他对比喻加以解释,“朋友,你的身体就是这座别墅,你的灵魂就是这座别墅的主人。而那颗定时炸弹,不用说你也知道,它名叫‘死亡’!”[19] 遗憾的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去追究死亡的原因,自然也不关心其解决。儒家传统里所缺失的“重生”与“永生”的维度,亟需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得以补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基督教的生命观包括出生、重生和永生三重,完整回答了生命的来处、此生的价值和生命的去处三大追问,同时启示给我们肉身生命的无力、重生生命的可能以及永生生命的来临,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集于一身,表达了神对人永恒不变的爱。


注释

  1. 《诗篇》139:13-16
  2. 《创世记》5:29
  3.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页。
  4. 《约翰福音》3:3-8
  5. 《彼得前书》1:23
  6. 《彼得前书》1:24-25a
  7. 《路加福音》21:33
  8. 《彼得后书》3:7
  9. St. Anselm, Basic Writings (Prologium, Monologium, Cur Deus homo, and the Fool by Gaunilon), 2ed., trans. S. N. Deane, intro., Charles Hartshorne (LaSalle, Ill.: Open Court, 1962),6-7。 转引自【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1页。
  10. 《彼得前书》1:3
  11. 《哥林多后书》4:16
  12.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09页。
  13. 同上,第159页。
  14. 《传道书》1:2
  15. 《启示录》21:8
  16. 《哥林多前书》15:20
  17.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18. 齐宏伟:《启示与更新——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真诚对话与沟通》(青橄榄书殿,2016年),第102页。
  19. 同上,第103页。

- End -